第662章 步步為營(一)(第2/3頁)

“寶佩蘅此人,把戶部管的嚴嚴實實的,之前我在戶部當差,竟然是一點也插不進去,我是好脾氣的,如今這個閻敬銘在戶部,倒是也沒讓寶鋆太好過,他的脾氣,硯齋公是知道的,誰來也不低頭,如今這戶部一言堂的架勢才被打散了一些。”

“彈劾之事倒也簡單,只是單單這個怕沒什麽用。”李鴻藻搖搖頭不甚滿意,他們反制的手段到底比較少,無非是組織一些清流的禦史翰林給事中等上折子彈劾,別的指望一概都談不上,“還要想別的法子才好。”

“倒也是有法子。”翁同龢微笑地說道,“只是怕硯齋公不敢攬事上身。”

“什麽事兒?”李鴻藻挑眉問道,“叔平卻是把我看輕了,沒有事兒,是老夫不敢去做的。”

“八旗改革。”

“蘇伊士運河賣不出去,這筆銀子沒有了,南邊勢必還要用錢,那麽這戶部本來就難為了,這個銀子寶佩蘅不願意給,八旗改革的銀子他自然也不願意給,他當著戶部尚書,不問他要問誰要,只要快速把這個八旗改革的事兒定下來,那麽寶鋆必然拿不出銀子,就算能拿出銀子,必然也是扭扭捏捏不樂意的居多,那麽到時候他這個戶部尚書當的起當不起,自然就看的清楚明白了。”

“恭親王必然會保他。”李鴻藻默然許久,才慢慢說道。

“保他不要緊,問題是這樣必然會惡了太後,硯齋公還沒瞧清楚,這西聖的意思是如何?她可是難得的獨斷下旨,命各省團練出兵越南,若是為了什麽維護治安,我是半個詞都不信。”

“只是恭親王的意思,如今在西聖的心目之中還十分重要,但若是我們也一起鼓動要對法宣戰,那麽恭親王怎麽攔得住?我跟在硯齋公後頭,這軍機處裏頭就有兩個人,咱們在禦前,和外頭只能上折子的人,到底是不同的。”

“硯齋公。”翁同龢十分嚴肅,“要知道,西聖她是素來最喜愛洋務之人的,我們這些道德文章讀出來的人,她雖然面上尊敬,但是內裏若是說多少重用,只怕是不覺得,若不是昔日宮變,西聖為了平衡恭親王之勢,加了一些清流俊才進來,只怕咱們現在被恭親王等人打的不知道在何地了,我思來想去,唯一的一點緣故,就是皇上還沒有親政。”

“這個說的太早了些!”李鴻藻擺擺手,他四周看了看,又警惕的瞧了瞧邊上伺候的丫鬟,見到那幾個丫鬟眼觀鼻鼻觀心,絲毫未見任何異象,這才稍微放下心來,“皇上還是年輕,今年春秋才十四歲,那裏就談得到親政了,英宗皇帝昔日也是過了二十歲才親政的,以前世祖朝和聖祖朝是早,但是如今和以前不一樣,有西聖在呢,凡事都很妥當,皇上的功課還要抓緊些,如今談不上親政。”

翁同龢眼神一閃,微微一笑,“我也是這麽一說而已,但是話說起來,恩出於上,這點總是沒錯,西聖要富國強兵,洋務的人可以辦到,要賺錢,洋務的廠子,廣開的商貿也可以做到,咱們說實話。”他下了一個棋子,在棋盤上發出了清脆的聲音,“這些可是一樣都辦不到。”

“如今的風氣如何,奈何?”翁同龢搖搖頭嘆道,“這也怪不得西聖,洋務的人能賺錢,如今到底是各處都要錢的,若是咱們能給西聖賺銀子,西聖自然也就是對咱們言聽計從。”

“可這經濟之道,絕非吾輩之擅長。”李鴻藻為人方正,但絕不是傻子,好歹還是分得清的,“所有如今這些士林華選後輩,詹事科道都察院,再不濟就是各處按察使學台等,搞經濟之道了得的,倒是有那麽幾個,張之洞算是一個。”

“咱們不能賺錢,但也可以幫著西聖,西聖要對越南動手的意思很明顯,但是礙於恭親王等人,他們怕把這幾年洋務的成果都丟了。上有所好,下必從焉。西聖要打越南,咱們必須要支持,您想想看,恭親王他們不支持,咱們支持,西聖的心意倒向哪邊,這還用說嗎?”

“是這個理。”李鴻藻撚須點頭道,“叔平你說的極是。”李鴻藻十分嘆服,“咱們只要幫西聖不好說的話兒說出來就成。”

“何況這在越南動手,勝負都對咱們有利。”翁同龢笑道,“勝了自然不用說,西聖高瞻遠矚,咱們亦是有先見之明。若是輸了。”翁同龢揮揮手,讓丫鬟們都退開一射之地,“恭親王這些人管著錢,管著糧草,到時候天意該發作,硯齋公以為會發作誰呢?”

李鴻藻點點頭,“自然是發作首輔大臣了,我們這些人管不到戶部兵部,難不成還來找我們的茬不成?”他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疑問,“可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一千道一萬,若是打不起來,這些籌謀也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