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步步為營(一)(第3/3頁)

“這就是多慮了,曾老九在兩廣,這頭老虎,恭親王是攔不住的,如今還有銀子,真真是如虎添翼,就要吃人了。李慈銘原本要去兩廣巡視,若是硯齋公覺得要放曾老九出籠,何不先不要費神去盯著他呢?”

李慈銘已經開始在各省巡視,他是獨一無二來督查各省官員紀律和效能的欽差大臣,雖然沒有正式的旨意任命為欽差大臣,但是他如今的權力之大,風頭之勁,只怕是傳說之中的八省巡按都要比不上,一路南下巡視,之前在山河總督座下,一舉就彈劾了十數位六品以上的官員,都交付給本身按察司發落,件件有依有據,地方官員大家心裏暗恨,但是絕不會說李慈銘這處置不妥。從山東坐海船出發,眼下到了兩江,原本是先去兩廣,曾國荃為人甚是蠻橫,任用下屬也都是任人唯親的多,只怕是兩廣之地貓膩一查就查的出來,但是若是為了讓曾國荃放開手腳,這個時候還是別去兩廣比較好。

“那若是不去兩廣?難不成去浙閩?”李鴻藻下意識的敲著棋盤,“李少荃對於越南的局勢一直是不贊成的,他雖然讓張幼樵去了福州,可吳長慶也約束了他,他更希望把南洋水師掌握在自己手裏,而不是想要和法國人起了沖突。”特別是如今福州船政和法國馬賽船廠在協商購買造船設備和技術的當口,李鴻章肯定是不願意在浙閩這裏和法國人起沖突的。“讓李慈銘去敲打一下李少荃嗎?”

毋庸置疑,這個所謂的巡察,最大的原因當然是整頓吏治,這些年經濟發展起來了,可底下的官員奢靡貪腐之心日漲,什麽人參喂雞然後吃雞蛋的,茯苓喂豬吃裏脊肉的,朝珠日日不重樣的,屢見不鮮,如此下去巡視一番,剛好抓幾個人做做典型,地方上的按察使雖說有處置官員之權,只是上面有總督巡撫,邊上還有布政使衙門,人事權和財權都歸別人管,就算能抓人,也只是抓一些小蝦米,如今有李慈銘到處走,給這些按察使撐腰,效果極好。

第二個原因,當然也是敲山震虎,總督較之於前明,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總督成為了常設之官,他的職能和權限寫入了大清會典——這本行政法裏面,成為了定制,管轄兩省或三省不等,權柄極大,現在東南沿海各地的經濟昌盛遠勝於康雍乾三代,這誰的夾袋裏面有了錢,誰說話就是硬氣些。還有這人事權,九品之上的官員都是由吏部任命,但是這九品到十二品之間的吏員改為官員的人,權柄都歸屬在地方的吏廳,那麽不管是布政使還是巡撫,都能在這人事之中染指到福利,倒也不是說什麽後門人情,中國人最是尊師重道,不管如何,這個師徒關系是逃不了的,這對於自己在當地施政、掌控地方是極大的助力,只是如此以來,那麽地方官員的權柄就不得了了,如今的各地督撫,當慣了土皇帝,愜意的很,遠遠比在中樞來的痛快只有。也只有曾國荃這個死腦筋還念念不忘要入中樞為相,別的巡撫是要讓他入朝為尚書,都是一概禮讓退卻的,不過曾國荃還未試過天天在軍機處狹隘的值房裏面和人勾心鬥角,若是嘗試過,他也絕不會認為,當什麽勞什子的宰輔是件好事兒。

就是要敲山震虎,讓督撫們明白,不要把中樞不放在眼裏,這也是李慈銘的一個任務,慈禧太後對於此事也十分贊同和支持,河南巡撫對李慈銘的巡查不配合且言出諷刺,降一級罰俸三個月留任,這是作為警戒。

李鴻藻這麽說,就是讓李慈銘先讓開兩廣,讓開曾國荃,這個時候讓曾國荃先專心處理北圻的團練,不要分心別的事情,去浙閩也是這個道理,既然是李鴻章不願意開戰,那麽先去挑他的刺倒也可以。

“不去浙閩。”翁同龢搖搖頭,“去湖廣。”

“湖廣?”李鴻藻皺眉,他看到了翁同龢臉上若有似無的笑意,似乎明白了什麽,“叔平的意思,難道是去長沙?”

“是。”翁同龢和李鴻章是死對頭,若是能夠給李鴻章一下難堪,放在往日裏頭,他絕對是會喜聞樂見,但是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讓李慈銘去辦,那就是,“左季高去南邊去的蹊蹺,恭親王以為是太後為了維護他的體面發作了左季高,我卻是不以為然,心裏存了疑慮,左季高想去南邊,是不是想去越南插一腳?”

“我們也非主力,只怕這最後落不到什麽功勞。”李鴻藻了悟地說道,“曾老九他是攔不住的,咱們不上前線,什麽事兒都算不得真正出力,但是李慈銘跟在左季高的身邊,若是有什麽變故,我們第一時間知曉,還能第一時間插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