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唐朝『科學僧人』一行(第2/5頁)

這就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真正意義,也是一個純粹的學者所最需要的環境:政治的穩定,自由開放的學術風氣,高度發達的文明和物質成果。在那個年代裏,中國是所有理想主義者心目中的典範國家。那個年代裏,阿拉伯文明剛剛勃興,還身處無休止的征戰中,歐洲的邦國四分五裂,東羅馬帝國正步入它的沒落時期。在地球的西邊,森嚴的堡壘和黑暗的神學禁錮了歐洲人飛翔的翅膀,而在另一端的中國,發達的交通,統一的政治環境和先進的生產力,都讓這裏的人們享受著眼界無窮天地寬的縱橫之感。而我們的一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踏上了歷史的舞台。

一行出生於公元683年,他出生的時候,他的祖父——那位大名鼎鼎的張公謹大人已經謝世近60年,由於武則天的緣故,這個曾經在貞觀之治中立下奇功的家族而今正走向沒落。但是那位素未謀面的祖父卻為一行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他的天文學觀測記錄以及各類天文著作,家族的文化傳統讓一行成為一個博學的青年。20歲的時候,一行寫成了《大衍玄圖》和《義訣》各一卷,用以解釋楊雄的《太玄經》,讓人驚訝的是,他僅僅是用了幾天時間就完成了這一艱苦的工作。而他過目不忘的本事更令人驚訝,無論多麽讓人費解的書目,他只需看一遍就可娓娓道來,甚至描述得生動有致。他能寫一手錦繡文章,其好學精神更是令人嘆服。為了能夠探求知識,他曾經在唐朝著名的藏書樓元都觀借書閱覽,甚至讀書讀至廢寢忘食。他的刻苦與博學在當時也盛名廣播。如果按照一個青年正常的成長道路走下去的話,也許一行會參加當時唐朝的科舉考試,甚至會考到前幾名,或許他會借助家族的蔭庇,一樣可以取得一個不小的官職,每月領取豐厚的俸祿,但遺憾的是,這不是他所期待的生活。如果真的是那樣,也許歷史上會多一個博學的學者,多出一個卓越的政治家,但是會少一位得道的高僧,更會少一系列中國天文學驚艷的成就。

在一行之前的中國科學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世家的傳承。比如南北朝時期的科學家祖沖之,其家族就是世代從事天文研究的。

如果說祖沖之是出身於科技世家,投身科學是必然選擇的話,那麽一行顯然有更多的選擇。而事實上,在當時的唐朝,精英階層裏精通天文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天文學作為一種業余的愛好,而並非是一種畢生的追求。比如一行的祖父張公謹,在天文學上同樣有很深的造詣,但是他的真實身份是一個政治家。而一行不同,他有著投身仕途的機會,卻堅決地選擇了放棄。他沒有高遠的政治理想,只有單純和真實的科學向往。從南樂到長安,他付出心血最多的就是天文學。在當時長安的各種學術界聚會上,他曾不止一次因為拒絕名流的邀請而得罪權貴人物,而同時,他對各類的天文書籍卻癡迷到了令人驚訝的地步。每每與人談論起天文的研究,他便滔滔不絕樂此不疲。他沒有出身於一個天文學世家,卻是一個純粹的天文學者。

就一行青年時代的環境看,他也不幸生活在一個復雜的政治環境中。一行的青年時代,武則天的武周王朝正如日中天,而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更是獨攬朝政,一度被看做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公元703年,武三思聽聞了一行的大名,為了贏得禮賢下士的美名,他開始蓄意拉攏。關於武三思這個人,歷史上記錄比較多的,是他的心狠手辣。一方面,他專門拉攏一批名人結交,為自己博取一個好名聲;另一方面,對於不順從自己的人,他則進行堅決而無情的陷害。在那個特殊的環境中,正義的人唯恐避之不及,而貪婪的人則夢想著借助他的高枝向上鉆營,無心於仕途的一行自然是屬於前者。但是一系列的事實證明,違背武三思的邀請往往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而接受他的邀請,則或許會陷入朝廷巨大的政治旋渦中。在當時,以李顯為首的太子黨和以武三思為首的武氏一門正鬥得你死我活,無數的歷史名人也參與其中,最後造成了皇門的相互屠殺以及無數文人讓人痛惜不已的結局。一行是一個簡單的知識分子,雖然簡單卻也深知其中的利害。他不願意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的理想很簡單,投身於天文的研究之中,以自己的所學為蒼生造福。但是嚴酷的政治環境顯然不能如他所願,一個20歲的年輕人,在初出茅廬之際就遇到了一個重大的選擇難題,他將會如何取舍呢?

一行選擇了一條誰都沒有想到的道路——出家。

關於一行出家的原因,歷史書上並沒有做過多的介紹,只說他為了躲避武三思的拉攏,逃到了河南嵩嶽寺出家,因此史書也把他的這種選擇,作為一種避禍的方式。但事實並不是這麽簡單。嵩嶽寺是當時唐朝的名寺,一行逃到嵩嶽寺後,適逢高僧普寂禪師在那裏弘揚禪要,一行參聽之後大為感動。這其實正是中國文人的心態之一。因為政治環境的失意,他們需要尋求另外的寄托,而滿腹的理想更需要一個廣闊的平台。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20歲的一行經歷了人生一場最大的變故,夢想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他遇到了人生一道最大的壁壘。普寂的講經正是在這個時刻為他送上了人生的一把鑰匙。我們總把佛教看成是消極避世的思想,而事實上,佛教的真正精髓在於“修行”而不在於“參禪”。佛教宗教思想的精神恰恰可以成為中國傳統科學有益的補充。最重要的是,在武則天崇信佛教的政治環境下,一行的選擇可以為他自己也為他的家庭貼上一道最大的護身符,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是他當時可以做出的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