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金朝『賢君』金世宗(第4/4頁)

完顏雍在位的27年,恰好是女真、漢族兩族大融合的27年。因為完顏雍的經濟改革措施,尤其是對土地兼並的遏制以及對農耕的重視,女真和漢族兩族之間的民族沖突大大減少,漢族和女真族之間往來日益密切,甚至大量通婚。從完顏雍在位的中後期開始,金朝的上層女真族官員,幾乎都精於漢文化,甚至金世宗的太子完顏允恭自己都會講漢語。這樣的民族融合本是好事,但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金朝進入了“不修武備”的時期。完顏雍在位期間,屢次大規模地裁軍,並且學習宋朝,多次給官員“漲工資”,意圖“恩養”文士。文武官員之間身份待遇的巨大鴻溝,使得武將成為越來越不受待見的角色。比如完顏雍曾整頓的猛安謀克制,其制下的人員,也逐漸縮水。在金朝統治集團的高層裏,高官們也更多喜歡寫詩作詞,追求休閑安逸的生活。滅北宋時的勃勃虎威,至此時已蕩然無存。金朝的軍隊,女真士兵數量也越來越少,到了與蒙古發生戰爭的時候,由女真士兵組成的軍隊,大多不堪一擊,真正起到保家衛國作用的,反而是諸如完顏陳和尚麾下以漢人為主的忠孝軍。

完顏雍在位時期,與南宋之間除了即位初期的戰爭外,沒有再發生軍事沖突,雙方保持了幾十年的和平。但是這時期金朝的邊境並不太平,主要的邊患,已經從長江流域轉移到了西北方向。此時西北的蒙古部落已經開始強大起來,並不時騷擾金朝的西北邊陲。對蒙古部落,完顏雍采取的是打擊政策。每隔3年,即發動一次對蒙古部落的大規模進攻,名義上叫做“減丁”,以遏制蒙古的入侵。但是這時候金朝的軍事力量已經衰弱,加上完顏雍幾次大規模的裁軍,使金朝軍隊早已力不從心。為了表功,金朝邊防部隊大搞欺軟怕硬,只挑勢力最弱的蒙古部落下手。結果邊患沒有解決,雙方的仇卻越結越深。就在完顏雍登基後的公元1162年,蒙古孛兒只斤部酋長也速該家也新添了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就是金王朝的掘墓人——鐵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