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崖山之戰大宋王朝的終點(第2/3頁)

戰船連成一片的事,據說三國裏面的曹操做過,可是此時這樣做,卻有著別樣的意義,這是最後的家園,最後的絕境,生,連在一起,死,也連在一起。

這是一條水上長城,用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血肉,連接在南宋海水上的長城。

明知沒有希望,明知沒有出路,卻依舊破釜沉舟,打一場看不到勝利的戰鬥,張弘範不懂了:你們這樣做,有用嗎?

他當然不會懂,他是漢人,卻做著蒙古人的鷹犬,異族統治的陽光雨露早已磨滅了他骨子裏最有一點血氣。不懂這個的他,也立刻做出了選擇。

那就消滅你們吧。

摧枯拉朽的蒙古大軍全線出動了。回回炮、重裝弩、沖鋒舟、重型戰艦、火船,一切人類13世紀最先進的軍事科技成果全用上,還有從來打仗不怕死,拿著殺人當飯吃的大元猛將,不要命的輪番沖鋒,這都是大軍事家張弘範習慣的軍事動作了,波濤滾滾間,張弘範站立船頭,期待著看那熟悉的場景:突破、破敵、屠殺!

他卻看到了他沒有想到的情景。

是抵抗,決死的抵抗,蒙古人火攻,宋軍在大船上塗了濕泥,硬是給頂了回去;蒙古人派沖鋒舟強突,統統被打進海裏喂王八;蒙古人用回回炮齊轟,血肉橫飛間,卻還是有人不怕死地把胸膛迎上來;蒙古人萬弩齊發,箭飛如雨,宋軍以牙還牙,不斷還擊。膠著的戰鬥打了幾天幾夜,天下無敵的蒙古大軍,竟然又一次寸步難行。

張弘範接連感嘆:我這族兄,真不是一般人物哦。

對了,想起來了,這位死戰不退的張世傑,不也和我一樣是北京張家人嗎?論輩分我還要管他叫聲大哥呢,這就好辦了,派個外甥去勸降吧,大哥你牛,可也別打腫臉充胖子硬撐了,硬撐到最後是個死,我這裏也得多搭人命,你難受我也難受何苦呢?降了吧,有我在還虧得了你嗎?親不親一家人嘛,只要你能繳槍投降,保你一輩子榮華富貴,金票大大的……

天花亂墜地說了半天,張世傑只是冷冷地哼了一聲,哼完了,該打還是打,該決死抵抗還是抵抗,榮華富貴去你娘的。

張弘範又想起來了,剛剛在海豐被活捉的大宋丞相文天祥,此時正在自己手裏吃牢飯,那可是個寶,此時不用何時用?文丞相您老人家是狀元郎出身,一支筆橫掃天下花團錦簇,寫封勸降信如何?陪著笑臉套半天近乎,大忠臣文天祥微微一笑,當場揮毫潑墨,寫下了那句名垂千古的箴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相信,這正是那一刻,堅守在崖山的數十萬不願做奴隸的人的寫照。

既然如此只有打到底了,張弘範令旗一揮,蒙古艦隊封鎖海口,一支精銳的蒙古水師切斷了崖山的取水通道,缺少淡水的崖山軍民只能喝著苦鹹的海水繼續戰鬥。海水越喝越苦,仗也越打越苦,廣州等地的蒙古軍紛紛前來增援,增添了生力軍的張弘範不停歇地接連發起強攻,以崖山北面為突破口持續攻擊,蒙古漢奸更是在陣前扯著嗓子喊:投降吧,你們的陳宜中丞相投降啦,文天祥丞相被俘虜啦,你們還打啥阿!

喝著海水啃著幹糧處境艱難的崖山宋軍,只用行動來回答他們——旦夕而戰。

戰鬥從正月持續到二月,糧食吃盡了,淡水早沒了,這最後的家園,已然到了彈盡糧絕的時刻。二月初六清晨,蒙古軍發動了規模最大的強攻,所有的艦隊分成4路,主力軍從崖山北端強攻崖山水寨,當宋軍正在殊死抵抗的時候,蒙古將領李恒的突擊隊突然從南端發起了攻擊,腹背受敵下,張世傑依然頑強抵抗,占據了主動的蒙古軍仍舊無法前進一步。兵精糧足的蒙古軍和彈盡糧絕的宋軍,從清晨搏殺到中午,犬牙交錯。

硬打打不垮,只能耍詐了。

面前的崖山,鐵骨錚錚,刀砍不進,炮轟不爛,弩射不穿,擺明了是和你玩命拼到底的,除了強吃,還有啥辦法呢。

有,別人沒有,我張弘範有,別忘了,我也是漢人。

很快,正在殊死搏鬥的崖山宋軍驚訝地發現,剛才還紅了眼的敵人突然停止了進攻,全軍整齊地退卻,然後敵軍主帥張弘範的旗艦上,竟然傳來了靡靡之音的樂聲,還有觥籌交錯的歡聲笑語。所有眼前的一切,無不告訴他們一個信號:休息,休息一下。

敵人累了,敵人要休息了,這就是眼前崖山軍民知道的事情,咱也累了,咱也喘口氣吧,這就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後果。

喘口氣,很正常的後果,代價,卻很慘重。

就在崖山軍民也跟著喘口氣的時候,張弘範旗艦上的靡靡之音戛然而止,正在觥籌交錯的蒙古士兵們突然臉色一變,呼啦啦又血紅著眼沖上來。正喘氣的崖山軍民猝不及防,登時防線被撕開了一條口子,然後,就是蒙古艦隊伴著洶湧的巨浪蜂擁而入。崖山軍民用血肉築成的長城,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