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蒙古軍中的漢族名將們(第3/3頁)

但劉整不想死,不想死,但賈似道讓你死,怎麽辦,告狀沒用,只能投降了。劉整當機立斷,與瀘州對面的蒙古軍取得聯系,表示願意以瀘州30萬軍民投降蒙古。蒙古方面卻一下子蒙了,多年以來,劉整一直是蒙古軍最強勁的對手,打打不過,勸降勸不過,他是蒙古人進入四川前越不過的天塹,誰承想,這天塹真要歸我了?蒙古人起先懷疑劉整是詐降,劉整急了,發誓賭咒半天,再三表忠心。公元1261年六月,蒙古大將劉黑馬來到瀘州受降,這座蒙古人搭上了一個可汗都沒有打開的堅城,就以這樣一種滑稽的方式,成了蒙古人的囊中之物。

直到劉整投降了,宋王朝才回過味來,不過反應卻還快,立刻集結重兵攻打瀘州。蒙古人這次使壞,不出兵幫助,只是在看熱鬧。眼看著劉整的軍隊和南宋軍隊廝殺了半天,最後劉整寡不敵眾被迫北逃,這時候他已經是光杆司令了,投降的資本也因此大減。南宋也滿意了,你的地方我奪回來了,你的人我消滅了,看你還能蹦跶幾天?

如果他們知道劉整降蒙古人的後果,估計他們連腸子都能悔青了。雖然當時南宋大勢已去,氣數將近,但是劉整的叛變,給這一切來了個加速度。曾經的荊襄防線,蒙古人眼前沖不過的銅墻鐵壁,因為劉整的到來,從此一馬平川。

劉整投降,最大的影響就是給蒙古人提出了完備的取襄陽戰略,如果說史天澤制定了大框架的話,那麽劉整則制定了整個戰略細節,所以蒙古軍才能步步為營,最終如願得到襄陽。如果沒有劉整的謀劃,恐怕這一切根本不能實現,蒙古軍只能一次又一次在長江岸邊,做著進攻和潰退的來回演練。

不過劉整雖然立下大功,但在元朝,他其實並不快樂。在南宋,因為他是北方人,所以不被待見,到了北方,卻因為他是南宋過來的,一樣不被待見。劉整攻破襄陽後,率軍欲直搗臨安,結果主帥伯顏命令他原地待命。劉整知道元朝人不想讓他立功,當場失聲痛哭,明白自己得到的信任是有限的,竟然一下子給氣死了。其實,從叛變,到做貢獻,再到犧牲,他都是為了一口氣。先是不能忍賈似道,最後也不能忍伯顏,逼得他在南北都活不下去的人,一漢一蒙,竟然也都是相爺,劉整的一生,估計是命犯丞相了。

但劉整卻注定兩頭不是人了。 不但蒙古人不待見他,南宋的遺民更恨死他。南宋宰相文天祥在被捕後仍然念念不忘劉整,在牢獄中高呼道:“亡國之罪,整居首也。”實話實說,劉整對元朝統一全國自然貢獻很大,但南宋王朝主要是自作孽不可活,算到劉整身上,恐怕是有些過分了。劉整死後,元朝賜他龍虎將軍,中書右丞的職務,雖然是認真悼念,但比起史天澤和張弘範來,信任程度,確實是遠遠不及。畢竟比起那兩位漢將來,他才更像是一個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