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如果這是契丹

很多年以後,有人問:什麽樣的人,才盼望著戰爭呢?

答,一,戰神;二,小孩兒。

戰神嗜血,不打不殺他難受;至於小孩兒,打仗太快樂了,最好讓他天天打,時時打,而且拿的都是真刀真槍,這樣才過癮。

只不過在中國,有多少長大後的成年人,還保留著這樣的愛好呢?

但這都不足以說明什麽。可以肯定的是,當年的趙光義絕對不是小孩子了,至於他是不是戰神,誰清楚?所能看到的,只是他打破了塵封七十二年之久的紀錄,把自朱溫創建後梁以來的割據局面徹底結束。

前無古人,不管他站在了誰的肩膀上才做到的,他就是做到了。

回到當年的太原城,隨著劉繼元的投降,幾十萬宋軍,連同數十萬原來的北漢居民,都從一場冗長的噩夢裏醒了過來。很奇妙,隨著兩個人的和解,原本你死我活的近百萬人,就都可以稱兄道弟,和睦相處了。那還等什麽?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吧。

這是最根本務實的事了,想一想就連皇帝趙光義也應該滿足了吧?他已經做到了之前所有計劃中的事,甚至都超標了,連契丹人都被他打得躲得遠遠的,他還要怎麽樣?

但你就是不知道他要怎麽樣,他就是不走。就像太原城是他的第一枚金光閃閃的軍功章,他一定要在這兒好好地留戀回味一下。之後他的決定石破天驚,他宣布——遠征燕雲!

命令震驚了每一個人,因為這出乎了他們所有人的預料。無論他們用什麽樣的思維狀態去猜測,都想不出皇帝陛下為什麽要下這樣的命令。

就算千年以後,我們也不好分析。就算層層解構,把軍事調動、隨行人員、當時戰績等多方面因素都考慮進去,仍然不能解釋趙光義是突然間心血來潮要做這件事,還是他早有預謀,北漢不過是他的起跳踏板,太行山背後的燕雲才是他最終的目的。

想一下,軍力調配方面——據考證,宋朝在趙匡胤的開寶年間,共有軍隊三十七萬八千人,其中精銳的禁軍有十九萬三千人,其他的都是半差役半軍事化的廂軍。趙光義登基之後,這個數字還有所增加,但是這次動員的人數是數十萬,幾乎是傾國之兵了,就為了征服區區只有十州、四十一縣、一軍、三萬多戶人口的北漢?

小題大做了吧?可以證明是早有預謀了吧?但是我們也能說,這就是志在必得,誰讓以前太原城的紀錄是那麽的輝煌呢?

再看他的隨行人員,親征之後,留守國都開封的只有宰相沈倫和宣徽北院使王仁贍,其他的就連前宰相趙普都要隨軍同行。而且重要的皇室成員一個都沒少,如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這三個人自始至終都在趙光義的視線之內。

這說明什麽?趙光義要走遠道,所以把所有能威脅他皇位的人都親自看管……但是征北漢時也顧忌一下內部安全也說得過去吧?

再看戰績,太原城如願拿下,契丹人居然在野外被宋軍擊潰,這一定讓趙光義大受鼓舞,所以才要一鼓作氣遠征燕雲,實現最終的理想。但是就那麽肯定,已經四十一歲,熟讀兵書的趙光義連兵危戰兇,野戰無常這樣的常識都不懂?

所以這些解釋都是不能服眾的,最終極的原因,就在於趙光義那顆志向高遠,爭強好勝的心。

“一個人,有那麽大的志氣是好事嗎?”這個問題或許很少有人去想,畢竟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立大志,做大事,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所以歷史記載,當時盡管沒人同意,可也沒有任何人敢於對趙光義說什麽。(諸將皆不願行,然無敢言者)

包括曹彬、潘美在內,他們都眼睜睜地看著殿前都虞侯崔翰走了出來,說——“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當此破竹之勢……”

趙光義奮然而起,遂成定議,即日起遠征燕雲,驅逐契丹!

可宋朝的將相公卿們卻仍然在沉默,他們望著自己的皇帝,心裏只有一句話——陛下,您知道契丹是什麽嗎?

契丹,提到契丹,我們就必須先承認一件事——契丹人也是人,他們同樣有權力生存,更有權爭奪自己的生存空間。

我們的英雄可以萬裏奔襲,到瀚海盡頭封狼居胥,那麽為什麽契丹人就只能在一片狹小貧瘠的草原上受異族壓迫,苦苦掙紮?

世上本沒有夷狄與華夏之分的,只有先承認這一點,我們才能清晰地看出,契丹不僅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更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也只有這樣,有一個清晰真實的契丹的對比,才能夠看出我們的宋朝是什麽樣的。

契丹,原指鑌鐵和刀劍。據說當年哥倫布出海,就是為了尋找他仰慕已久的契丹,而在俄文及拉丁文中,中國一詞至今仍為“契丹”,也就是諧音的“震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