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國逆子

但是在當時,一切還都剛剛開始,正是見利不見弊的時候。宋朝君臣彈冠相慶,剛剛開始笑,結果更大的喜訊從天而降。

當年的九月份,遼國的皇帝耶律賢突然病死了,年僅三十五歲。而且絕妙的是即位的人不是他成年的弟弟,而是他才十二歲的兒子耶律隆緒。這樣的一個小孩子懂得什麽?遼國的皇權落在了他的媽媽,皇太後蕭燕燕的手裏。而這位皇太後,當年卻只“高壽”二十九歲……

完蛋了,不說當時的契丹人和宋朝人是怎麽想的,蕭燕燕本人是當眾哭了——“母寡子弱,族屬雄壯,遼防未靖,奈何?”

當真是奈何,裏裏外外,從此你就要當家了,尤其是不管遼國內部是不是服你,至少南邊還有一位大宋皇帝!真是空前的利好,一連串的喜訊讓宋朝人心花怒放,但趙光義本人卻愈加沉穩,他在觀察,首先看幽州。自從皇帝耶律賢死後,遼國南面的第一重臣耶律休哥也消沉了。他再不出戰,只縮在幽州城裏,把自己的窩修了又修補了又補,甚至都安分到了宋朝的馬、牛放牧時偶然跑過了國界,他都會派人送回來……

這一切都說明了什麽?別去翻書,就假想一下自己是公元九八二年時的宋朝人。很簡單吧,遼國空前虛弱,機會來了,用一句曾經流行的話,就叫“趁你病要你命!”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但是不忙,抓了滿把好牌的趙光義一點都不忙亂,他坐在開封城裏,安靜地觀察著遼國接下來的走向,他有很多的事要做。首先他得把新得的黨項五州消化掉,還有,這時的軍隊也不是當年遠征燕雲的時候了……但是一切都非常平穩,就在這種平穩之中,曹彬出事了。

有一個問題,如果你是曹彬,是當時的第一軍人,你發現手下的大兵們軍餉不夠,實在是苦哈哈的過不下去日子,你怎麽辦?先說啊,向皇帝要,皇帝老兒不給,你那麽多的俸祿,又是眾所周知、備受愛戴的老首長,那麽你自己掏腰包給部下們一些,是不是很講美德啊?

你信不信,這就是罪,是中國歷代所有皇帝都忍受不了的罪中之“罪”!

話說好多好多年以前,孔子他老人家突然決定去看望一下自己的老學生子路。子路已經當官了,雖然小點,可也是一縣之長。老師問——子路,來,報告一下你的政績聽聽。

子路想了想,什麽是老師最愛聽的呢?對了,仁愛,這是老師所有思想的最精粹所在啊。對,就它了。於是他說——老師,本縣前些日子鬧饑荒,弟子本著救人之心,未經請示,就開倉放賑,百姓們很高興感激呀。

卻不料老師瞬間勃然大怒,對他的態度就像面對著一個亂臣賊子——我怎麽有你這麽個弟子,你簡直是大逆不道!

老師,我錯在哪兒了?——子路茫然不懂。

唉,孔子哀嘆——孺子不可教也,只有天子才有資格放賑救災,你這樣做,百姓們感激的是誰啊?你在動搖民心,在收買民心,在與君爭利!這是為臣子者最要不得的禍亂之兆!

於是以後千百年間所有的儒家子弟們都知道了應該怎樣侍奉皇上。可惜,曹彬大樞密使卻不知道,沒辦法,他天賦再高,品德再純良,讀的書終究還是不夠。於是做了錯事自己還不知道,直到有一個小官,是鎮州的駐泊都監兼酒坊使彌德超突然把他告發,他的罪名比子路還要高得多,因為他——收買的是軍心!

好了,別說是趙光義,就算是老主子趙匡胤都容不下這樣的罪名。曹彬問題的嚴重性和惡劣性質不是教育改造的問題,而是徹底回爐,讓他重新投胎做人的問題。

一句話,他死定了。

危難時刻,他那麽多的熟人沒一個敢出面勸解,尤其是軍中的好友。比如潘美,只要敢說話,就會火上澆油,讓皇帝更加誤會軍隊已經拉幫結夥。怎麽辦?堂堂的曹彬就真的死在幾錠銀子上?

關鍵時刻,一位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站了出來,他叫郭贄。此人的資歷很高,是宋太祖乾德年間的狀元,想想趙匡胤十七年間才考出來幾位進士,就知道郭先生的才學到了什麽地步,而且這時他還是著作佐郎、右贊善大夫,兼太子侍講(太子的老師)。他挺身而出,為曹彬辯冤,史稱其“犯顏直諫”,最後都跟趙光義說出來了這樣的話——“臣受皇上非常之恩,誓以愚直報答皇上。”

我知道我這樣很蠢,但我一定要說,並且這是報答你。皇帝,請你分清楚這裏的利害。

趙光義強壓怒火,有很多的話他沒法直接拿到台面上講啊,無奈之中他乘機反問:是嗎?你說說看,愚直有什麽好處?

郭贄的回答只有四個字:“猶勝奸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