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唯此一仁宗

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二月十四日,仁宗再次昏倒。這一次宰執大臣們直接被帶進了皇帝的寢宮,大內福寧殿西閣。

韓琦等人被眼前所看到的景物驚呆了。這是天下共主的房間,可是幄簾之內,只鋪著顏色暗淡的素色被褥,看上去已經很久沒有替換了。這時仁宗已經醒了過來,看他們不住地打量,很平淡地說。“朕居宮中,自奉止如此爾。此亦生民之膏血,可輕費哉?”

諸位相公,想想平日裏豪奢度日,可有愧嗎?!

仁宗的病情稍有起色,到三月時,他可以臨朝視事了,還主持了他在位期間的第13次科考。一切的跡象都表明,他又熬過了一劫,直到三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那一天仁宗很正常,白天裏飲食起居和平時一樣,直到睡下。半夜時他突然間坐了起來,內侍趕緊上前扶住,他已經說話不連貫。像是預感到了什麽,他直接吩咐去請皇後來。皇後來時,醫官已經搶救,仁宗說不出話來,只能用手指著心口,滿臉的痛苦。

百般醫治無效,快到淩晨時分,他終於在自己長年居住的福寧宮裏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他死了,這時人們發現,那一天是晦日,整整一夜都看不到月亮……

仁宗在位42年,是宋朝18位皇帝中執政最長的一人,關於他的評價,我想應該分成兩部分。一個是關於“仁宗”的,因為他是一個皇帝。這部分在宋史的《仁宗本紀》裏歸納得非常客觀,不妨借用。

——“……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這是千真萬確的評語,無論誰有什麽獨特的見解,都無法抹殺趙禎作為“仁”宗的唯一性。遍閱史書,歷朝歷代中還有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

元仁宗孛兒只斤,名愛育黎拔力八達,這個人可以被忽略,不說蒙古人在統治制度上的各項缺陷,只說他本人,從哥哥的手裏接過皇位,答應再傳給侄子,可死後即位的還是他自己的兒子。言而無信,連做人都不夠格,談什麽“仁”?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僅僅10個月,能為天下作出什麽貢獻?史書裏說他發展生產、與民休息。對不起,這真是搞笑,休息10個月能讓民間喘上幾口大氣?

清仁宗顒琰,姓愛新覺羅,他在位期間,天理教、白蓮教遍地烽火起義,更有一介平民在皇宮門口刺王殺駕,隨從的100多個侍衛居然都沒有反應,只有他的本族親王出來救命。當皇上當到了這個份兒上,基本上可以遺笑千古。

唯有宋仁宗趙禎,死時開封城內軍民百姓罷市同悲,數日不絕,連乞丐和小孩兒都買了紙錢,到皇宮門前焚燒痛哭,他們哭的不止是一個封建皇帝,更是一個人情味十足的父親兄長。就連遼國皇帝都珍藏他的遺相,“奉其禦容如祖宗。”

仁者未必無敵,但會一直留在人們心裏。

另一方面,趙禎讓人懷念的是他作為人的那一面。記得在開篇時,我曾經將他的整個人生歸納為兩句話。第一句,他是個不知身在苦難中的孩子。

因為他在錦衣玉食的童年裏,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連她死時都沒能及身相見。成了他一生中的至痛;

第二句,他不知道自己活在繁華幸福中。貴為有史以來最富足王朝裏最繁華時期的帝王,他一生節儉,不僅臥室中那樣樸素,就連飲食一直也很簡單。史書記載,某次宮廷內宴,有一盤時鮮,乃是28只螃蟹。仁宗問,每只多少錢?

回答,每只一千錢。仁宗當時大怒,一直警告你們不要太奢侈,總是不聽。一下著即是28千錢,讓我怎能吃得下去?那頓飯,從始至終,仁宗沒動過一只蟹。

他這一生,盡管手裏的錢不計其數,可是裏憂外患,沒有安寧,他從來就不敢亂花一文錢,沒敢像他的父祖那樣,興建過哪個超級宮殿。

說到這裏,我的眼前總是閃過宋朝歷代皇帝的畫像,每每沉思,覺得每一個皇帝的性情遭遇,都在相貌裏表現了出來。比如開國之君趙匡胤,他端坐在皇座上,雙目微閉,暮靄沉沉,喜怒不形於色,不怒自威。那是一位胸懷萬物,睥睨天下,舉重若輕的人;

宋太宗趙光義是立像,他雙手籠在袖裏,身姿端凝,微微含笑。顯得文質彬彬,大有理想。真是一位看上去溫文有度,勤於治國的好領袖。不管他做到了哪一步,至少很努力;

宋真宗趙恒寬眉美髯,喜氣洋洋,一生中逢兇化吉,沒有災殃,或許真的是來和天尊轉世,讓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管他生不生病,一直都很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