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燕雲夢魘(第3/13頁)

蕭奉先:“您知道耶律余覩為什麽窮追不舍嗎?”

耶律延禧:“……※#!§‰※這個不知道。”

蕭奉先:“這是因為我們中間還有晉王,他是耶律余覩內侄,耶律余覩叛亂之心不死,他是想奪回晉王,另立遼帝,只有這樣他才會罷兵。”

耶律延禧呆滯。

蕭奉先:“同理,只有殺了晉王,斷了耶律余覩的希望,他才會罷兵!”

耶律延禧暴怒,“真的這樣嗎?全天下人都知道,朕為了遼國什麽都可以舍棄。為了救國,為了救民……殺晉王!”

晉王就這樣死了。

以上,就是遼史裏赫赫有名的“為國殺子”事件。這件事從構思到發展到結局,無一不是遼國滅亡的濃縮版,耶律延禧和蕭奉先緊密配合,真正做到了只要你敢挖坑我就敢跳,只要你敢跳,我就敢再挖坑的良性循環。

晉王死了,蕭奉先的外甥秦王耶律能終於爬上了遼國皇儲的第一順位,可這有什麽用呢,悲憤的耶律余覩有了更大的動力,他無視鴛鴦泊的復雜地形,率軍殺了過來,發誓要為兩位大姨子、一位連襟、一位外甥報仇。

好玩的是,直到這時,耶律延禧仍然沒回過味來,他帶著蕭奉先、耶律能、兩千多匹駿馬馱著的金銀珠寶繼續跑路,下一站是遼西京(今山西大同)。他跑,耶律余覩繼續追,只要他追,耶律延禧就繼續跑。這是上演了無數次的主旋律了,金國人簡直是追著耶律延禧跑,跑過哪兒,哪片疆土就到手。

自古以來改朝換代,從來沒有這麽輕松、荒誕、愉快的。

遼西京也不是終點站,耶律延禧跑到這兒仍然不放心,他想了想,又一次離開城市跑進了森林,這次夠狠,選的地點是夾山(今內蒙古武川西南)。這是一片真正的原始森林了,以女真人的原始程度也不敢孤軍深入。追擊終於告一段落。

這時,遼國五京已經丟了四個,只剩下了南京析津府,也就是燕雲十六州裏的幽州,現在的北京城。在這裏遼國有一部分軍隊,一整套政府領導班子,外加一個王子。

該王子是燕王耶律淳,一個非常不得耶律延禧歡心的苦命孩子。在全民族都遭殃的情況下,他被爸爸拋棄了,扔在金國和宋朝的夾縫裏,在理論上注定了必死無疑的命運。

但就是這個孩子,給遼國留下了僅存的一點點尊嚴。

在公元1122年前後,他的軍隊不多,只有六七萬人。有兩個宰相,都是漢人,分別是張琳、李處溫。有一位妻子,封號是蕭德妃。此外還有一個官場的新人,他的名字叫耶律大石。

在合法的皇帝逃進原始森林之後,遼國最富庶最文明的燕雲十六州沒有想著向敵人投降,而是積極地抵抗。

耶律淳被推舉為新皇帝,他的就任很倉促,甚至不合法,他的任期也很短,前後不超過三個月,但他在歷史裏留下非常牛的印跡。

為了紀念他,歷史把他治理下的燕雲十六州稱為“北遼”。

北遼面臨的最大危機不是女真人,而是世代友好的兄弟之邦宋朝。他就任的時候,正是宋朝撲滅方臘起義,童貫騰出手來準備北上的時段。剛剛好,這兩個人碰在了一起。

在宋朝一方,這簡直是天賜良機,情況好得出乎意料,連之前的失誤都能補回來。之前渡海結盟時,趙佶擺了大烏龍,把燕雲十六州的地理區域都搞錯了,導致金國人只答應了一小半的土地轉讓。現在遼國皇帝耶律延禧一路狂跑,把金軍的主力都引到了蒙古草原的深處,現在燕雲十六州附近除了遼軍的殘余兵力外,幾乎是一片真空。

只要出兵快,打得狠,管他什麽金國不金國,趁機搶到手,以前談的合同就是一張廢紙!

宋軍帶著這種欲望出征,為了必勝,童貫率領十五萬大軍(一說十萬)出開封,這裏面的成員有西北軍、禁軍,等到了東北方邊界之後,還有原來駐守的邊防軍,這樣最起碼可以達到二十萬以上的軍力。

無論從哪方面講,都足以壓倒燕雲戰區的遼軍。何況這時遼國人魂不附體,早就被嚇垮了。更何況燕雲地區主要是漢人,自古以來漢人的向心力都是超強的,他們會主動幫助宋軍收復故土。

戰前分析到這步,趙佶也來了興致。他從每天忙碌到沒有一分鐘俗人事務的生活裏抽出了幾分鐘,給童貫批了一個條子,給這次軍事行動定性。

——童愛卿,我有三點要求:第一,最好的結局是號召漢人恢復故土,我們自動得到燕雲全境;第二,讓遼國人保持自治也可以,但耶律淳必須納款稱藩,成為宋朝的屬臣;第三,實在不行,你可以提軍巡邊,在邊境上等待時機。

所謂的時機,說的是等金軍主力從草原深處殺回來,那時南北夾擊,燕雲必破。但是宋朝想得到好處就比較難了,畢竟是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