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還有明天

這次談判談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有始無終,看似面面俱到,想清楚了全是放屁。看一下過程:

先是金使進開封,提出可以和談。

於是,宋朝開價,把北方三鎮的稅收、開封城內府的皇家珍寶拿出來,再加上一大筆現金,讓金軍撤軍走人。金使同意了,說再加上十萬匹絹就成交。

宋朝歡天喜地地派人拿東西去金營,無非是想在黃河渡口前把事兒辦利索了,讓金軍快點停手。不久,宋使回京,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金國人心情大好,自動降價了,北方三鎮全都不要了,只要宋朝交出五輅,也就是漢族天子所乘坐的五種特制的車子,外加冠冕以及尊號,這事兒就算完了。

不過,金軍有個提議,點名要趙構帶東西去前線交割。

宋朝上層簡直快要樂抽了,還有這種好事?趙構,你立即出發,他們要什麽,你就給什麽,一切以金軍的快樂為宗旨,一定要把事情辦妥了!

趙構鼓起勇氣,帶著五輅準備上路。突然,金國人又變卦了,他們開出的新價是,北方三鎮必須交出來,不然第一時間攻打開封城。

針對最新開價,開封皇宮裏百官雲集,分成了兩大陣營,隆重討論了交還是不交。這兩大陣營,一方由梅執禮、孫傅、呂好問等三十六人組成,這些人都是一流高官,比如梅執禮,時任禮部尚書;另一方是頂級大佬,以宰執唐恪、耿南仲為首,共有七十多人。

一流高官說一定不能交,頂級大佬說不交不行。雙方在金殿上大吵大鬧,相互對噴了整整一天,各自的理由、行為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不交的理由是,祖宗創業艱難,失河北國將不國,以後很難再振作起來……難道劉邦創業時被趕進蜀中,就注定了一輩子當川人?

交的一方說,以前答應了會交,現在又要反悔,宋朝多丟人啊。如果交了,金國再打仗,會出師無名,必敗無疑……見鬼,仿佛上天真有個喜歡主持公道的神靈,誰失信,誰沒理,誰就去死!

爭吵中,宰執一方功力深厚,侍禦史、右諫議大夫範宗尹四肢著地、痛哭流涕,說為了江山,為了人民,為了廣大官員們的安全,把三鎮割出去吧。

趙桓同意了。

看著很鬧嗎?或者開封城裏的仁人志士的愛國程度讓人很震撼、很感動、很狗血?北方三鎮啊,國家安危啊,百姓福祉啊。

這都哪兒跟哪兒?三鎮裏的太原、中山早就完蛋了,河間城又離得太遠,根本與戰爭無關,什麽交不交、割不割的,為這事兒還吵得烏七八糟、頭破血流的,讓人說什麽好呢?

鬧劇,腦殘片吃多了。

要加以說明的是,前線與後方的消息並沒有脫節,種師道從井陘撤下來後,還能迅速回到開封城病死。以河北、河東的遼闊大地,金軍兩路近十三萬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封鎖消息。

吵過之後,宋朝統一了思想,趙構急忙出京奔向前線,企圖用各種車子、頭銜去拖住女真人。與他同行的一個人叫王雲,職務是給事中,一個常在皇帝身邊做參謀的小官。這個人看起來不起眼,但你要注意他,是他改變了歷史。

另一方面,宰執們集中精力為國操勞,想到了一個對帝國安危有著重大影響力的失誤,一定要迅速制止它。

前些天,種師道召集四道兵馬中的南道張叔夜、西道王襄帶兵進京勤王,這簡直是陷國家於不義。都答應講和了,怎麽還能集結兵馬呢?

何況開封城現在也不富裕了,突然之間來了幾十萬援軍,每天得消耗多少糧食和金錢啊?這不行!於是,唐恪、耿南仲、聶昌這幾個人下令,讓勤王部隊哪兒來的回哪兒去,老實待著。

做完了這些,宋朝平心靜氣,等待著應該或許可能會出現的好消息。

幾天之後,消息來了,金國東路軍攻破真定府,守將劉翊死戰殉國,知府李邈被抓到燕京,因拒絕投降而被害,完顏宗望直驅黃河;完顏宗翰的西路軍已經抵達黃河渡口,與折彥質十三萬重兵隔河對峙。

十萬金軍兵分兩路,完顏宗翰的手下只有五萬,隔著一條東亞大陸上最大的河,河對岸是近兩倍半的敵人,換了誰心裏都會發憷。

根據資料顯示,金軍的水面力量很弱,可以說自從崛起以來,從來沒在船上打過仗,想象完顏阿骨打當年在松花江畔那樣率領全軍騎馬渡河,純粹是做夢。

這是黃河,不是松花江。

完顏宗翰頭疼之余,找來了軍隊裏最好的將軍,那位活捉遼國皇帝、有常勝之名的完顏婁室。他希望婁室能再創造一個奇跡。

奇跡……頭疼會傳染,婁室也很郁悶,面對滔滔黃河、十三萬重兵,五萬人馬敢強攻就是奇跡,還想打贏?這個想法本身就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