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皇帝替代品

張邦昌死在九月,他的死,直接推動了歷史進程,這是後話。這時是五六月份,還有一些別的事會發生,別的人會出現。

集中在趙構的身邊,南京城裏。

先是李綱見到了宗澤。據考證,這是他們第一次會面。兩人年齡相差懸殊,一個四十四歲,一個六十七歲,是兩個輩分的人,卻相見恨晚,一見面就互相說出了心裏話。

宗澤直斥黃潛善是個“閑人”,什麽事都不管,對國家危亡無動於衷;汪伯彥是個“微人”,出身低,善鉆營,在舉國危難之中還圖謀自身利益,實在卑劣得讓人發指。

微,甚至是陰微詭譎的“微”。

這些話讓李綱一下子輕松起來,這是他自第一次東京保衛戰以來從未聽到的話。偌大神州,偌大官場,只有這一個人說出了他的心裏話。他明白,宗澤是難得的好戰友,必須要把他安排在最重要的地方,擔任最重大的職位。

李綱去見趙構,以首相的身份推薦宗澤出任開封知府,留守東京。

東京開封,代表著一個時代、一個皇朝,以往是榮耀,現在是危機。誰敢再住進去?不說滿目瘡痍、全城廢墟,就說時刻都會出現的金軍,就讓所有人認定那是塊死地。

而放棄它,就會一下子丟了所有的精氣神。

復興宋朝,連都城都不敢進,還談收獲什麽?它是一把尺子、一支標杆,用來衡量趙宋乃至漢人的種族等級。

這些誰都懂,誰都不去做。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六月初一,宗澤趕赴開封城,深入險地,復興舊都。那裏是最混亂的旋渦,充斥著各種渣滓汙穢,連生存都是問題。宗澤卻有一個偉大的理想,他想在那片廢墟上重建以前的宏偉都城,讓開封城再次成為最偉大的都城之前,先成為一個最堅固的堡壘,可以讓宋人抵禦任何侵擾。

到那時,他會請他的皇帝重回故都,那一刻,才是體現他宗澤真正價值的時候。

宗澤走了,張浚來了。

他終於出現了,這個三十歲的四川人自始至終都在強調著他那強烈、熾熱的愛國之心,卻在兩次東京保衛戰中未露蹤影。這是為什麽呢?

要把人往好裏想。我個人認為,最好的分析結果是——他要留著自己的有為之身,為國家盡最大的努力。

姑且這樣相信他,反正他一生都在追逐各種各樣的“最”。比如這時的最正統的領導。等趙構稱帝了,有合法的領導權了,沒有內敵,也暫時沒有外患時,他才趕到趙構的身邊。

趙構還不了解他,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擁抱親吻他,給予他最重的權、最高的位,而是除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禦史。請注意“禦史”這兩個字,這是張浚飛黃騰達的台階。他會用言官的權力去扳倒一個又一個大人物,不管那些人是不是真的該被扳倒。只要扳倒他們,就會讓皇帝高興,也會讓他升官。

他安靜地上下班,觀察著每一個人,思量著該扳誰、怎麽扳。

幾乎同時,南京應天府裏,有一個人失意地脫下了宋軍的軍裝,走出了營地。他就是嶽飛,被開除軍籍了。

關於嶽飛的生平,實在是有太多的爭議了。從官方的《宋史·嶽飛列傳》來看,他是第一批追隨趙構的人,遠在張俊、劉光世出現之前,他就和趙構面對面談過話了。

據《宋史》記載,趙構到相州後,在汪伯彥的幫助下組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支部隊。某天,樞密院一個叫劉浩的官員帶來了一個人,將他引見給趙構,此人就是嶽飛。趙構很喜歡他,初次見面就派給他一個任務,讓他去招降盜賊吉倩。

吉倩……如果是吉青的話,相信聽過評書《嶽飛傳》的人會很熟吧。

嶽飛圓滿完成任務,吉倩帶著三百八十多人投降。嶽飛升官當了承信郎。趙構很高興,又命令他率領三百名鐵騎前往黃河邊的李固渡渡口向金軍挑戰。嶽飛奮勇前進,大破金軍。趙構再命令嶽飛跟隨劉浩進攻開封,解救都城。

這一次,嶽飛率領三百名騎兵在滑州之南與金軍大部隊相遇。嶽飛鼓舞部下主動出擊,他獨自一人率先進攻,陣斬一員金軍梟將。金軍大敗,他以三百騎兵力斬敵數千人,奪馬數百匹,以軍功升為秉義郎。

他殺進了開封城,進而隸屬於宗澤部下。

這些事跡很激動人心,與嶽飛之後的戰績相比較,可信度很高,也就是說,以嶽飛之神勇,這些都不在話下。

但是經考證,這些並不全是事實。有幾點可疑之處,首先是時間。趙構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臘月初一當上了大元帥,十四日離開相州去大名府。在這十三天裏,他連續命令嶽飛招降吉倩、挑戰李固渡、激戰滑州之南,這在時間和空間上是不可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