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鐵血和尚原

大散關,位於陜西寶雞南郊秦嶺北麓,因置關於大散嶺而得名。這裏北連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當山川之會,扼西南、西北要道樞紐,亦稱崤谷。查史書,共有七十余次戰役發生在這裏,如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從這裏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也從這裏入川。

可以說,這才是川、陜之間的必爭之地,張浚放棄了這裏,去興州當川、陜宣撫司,純粹是昏了頭,外行到無可救藥。

當富平失守,西軍挫敗後,吳玠僅率領幾千人孤軍深入險地,搶占了這塊最重要的關隘,盡顯其戰略眼光、名將風範。

當然,也有人不理解他。他的部下就勸他直接入川,退守漢中,頂在蜀川的咽喉之地,那樣不是更有利於防守嗎?

吳玠反對,那樣太被動了。堅守大散關,會變成金軍西進的一根刺。吳玠說:“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懼吾躡其後,是所以保蜀也。”

可怎樣防守呢?這是個大學問。吳玠沒去大散關的隘口硬頂著,他發現了一個絕妙點,這個點在大散關的東邊,也就是背川面陜的右前方。那裏四周陡峭,山頂寬平,是古代兵家所稱的“隘地”,即最理想的設寨防守地勢。

這塊隘地叫和尚原。

地點選好了,問題卻出現了。防守的三大要素:地勢、士氣、糧食,吳玠只有第一個,剩下的兩個一點著落也沒有。比如士氣,還沒等金軍打過來,有些人就私下串聯要發動兵變,把吳氏兄弟綁起來送給金軍當見面禮。兵變前夜,有人把這個消息報告給吳玠。吳玠非常冷靜,根本沒有追究這人到底是誰,而是在第二天與所有部將歃血為盟,以民族大義感化他們,把危機變成了動力。

至於糧食,就很簡單了,吳玠派愛將楊從義下秦嶺重回鳳翔,在金軍的糧庫裏搶了整整三十萬斛糧食,運到和尚原。

宋軍做完這些,金軍終於發動攻勢了。

來的兩個人叫完顏沒立、烏魯折合,他們分別是鳳翔、階州、成州的將領。他們很有計劃,打算各自出兵,在大散關前集合,一起進攻。

問題是鳳翔距離大散關比較近,完顏沒立也心急了些,他趕到時,烏魯折合還在路上。這個簡單,先到先打,誰得手算誰的。

這麽想時,完顏沒立有點小激動,軍功在女真世界裏是頂級榮耀,這次集三州兵力去攻打幾千敗兵,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兒。於是,他第一時間強攻,可他上山之後才發現像是老虎咬刺猬,根本沒處下嘴。和尚原附近的山路崎嶇蜿蜒、亂石成堆,騎兵只能下馬步行,一步步地往上爬。筋疲力盡之後,金軍迎來的是一陣陣暴雨似的箭頭,這仗根本沒法打。

完顏沒立中場休息。烏魯折合到了。這人聰明,想搞個反牽制,沒有理會和尚原,而是直撲大散關,他就不信吳玠敢不去救。去救,和尚原天險就會失去意義,再也不是主場了。

烏魯折合想得很好,可惜大散關本身也是天險,並且關隘雄峻,是早就建好的堡壘。他打來打去,不得要領,派人去約完顏沒立。按原計劃,兩方面同時動手,和尚原、大散關全面攻擊。

這是最好的辦法,卻成了金軍的噩夢。吳玠準確地掌握了兩支金軍的行動,其精確程度讓人難以置信。完顏沒立、烏魯折合兩軍始終沒法形成合力,被吳玠阻南打北,再阻北打南,一直沒能會合。最後,烏魯折合火了,不顧一切地沖擊大散關。

他在找死。吳玠迅速集中優勢兵力,出大散關,與烏魯折合決戰。山地是西軍的主場,這裏的每一樣東西幾乎都是為西軍量身定做的。烏魯折合打,打不勝,逃,在山地裏沒速度,最後被永興軍追上,當場陣斬。

完顏沒立馬上後撤,再打下去,他也會被扔在秦嶺上。此戰震動了金國上層。由陜入川是整體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以富平決戰奪取陜西,再攻進四川,才能沿長江南下,掃平江南宋室,進而統治整個漢地。

環環相扣,少了哪一關都不行。而這些,現在就卡在了川、陜之間的大散關前,準確地說,被吳玠那幾千個人卡住了。

三州合兵失敗後,還能派誰去呢?按照老傳統,應該是完顏婁室上陣,由常勝將軍決戰,肯定會勝利。但是,這永遠都不可能了。

半年前,也就是富平之戰結束後不久,完顏婁室病死了。在他謝幕之際,還是總結一下他的生平吧。他留在歷史裏的印記很清晰,抓皇帝成了他的習慣,生擒耶律大石,追捕耶律延禧。他神速一般地擊潰了西夏主力,讓黨項人立即臣服。臨死前,他重病纏身,還主導了富平之戰,擊敗宋朝唯一一支主戰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