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暮色襄樊(第6/8頁)

接任襄樊守務的是他的弟弟呂文煥。主持救援襄樊任務的是新任京湖安撫制置使李庭芝。李庭芝,字祥甫,祖籍福建清流縣四堡裏。早年時主動參與戰爭,投奔名將孟珙。孟珙全才,其中識人之明為南宋中晚之冠,多少人都在他的領導下騰飛,為國效力。

李庭芝是孟珙發現的人才中很另類的一個。他聰明,早就意識到純粹的軍人出身絕對無法主持一方,他的理想也就無法實現。

為此,他暫時扔下刀槍,拿起書本,順利地考中了進士。他重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搶在國家民族大難臨頭之前迅速在官場上爬升。這時他擔任了京湖區域的最高長官之職,以解襄樊之危為當務之急。可是卻有了點小麻煩,絆住了他的腳。

範文虎。

在上一次夏貴赴援被擊敗的戰事裏,範文虎是參戰一員、逃跑一員,可以說全程參與了整件事。這時他表現得非常積極,給賈似道寫了封信。

他有這個資格與賈權臣近距離交流,看職務,他是臨安禁軍殿前司的副都指揮使;看關系,他是呂文德的女婿,和賈相公親近著呢。

他說,只要給他數萬兵馬,他就能解襄樊之圍。只是希望不接受制置司的命令,能自由發揮。成功之後他不要名利,全都給賈相公。他之所以這麽做的全部原因,一來是對賈相公無限的崇敬熱愛;二來是為了救襄陽城內的呂氏宗族。

畢竟他的夫人姓呂。

多好的孩子啊,賈似道非常滿意,全都答應了。於是救援襄樊的重大任務中,出現了兩個主事者。李庭芝、範文虎,誰聽誰的?

李庭芝欲快速進軍,範文虎很忙,他一邊打馬球,一邊喝酒,回復說正在等旨,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怎麽也得賈師臣親筆批示吧。

時間一天天過去,蒙古軍在罐子灘等險要地段不斷設柵欄,斷絕了襄樊東、西兩方向的水上通道,使襄樊兩城的物資供給徹底斷絕。

雖然此前襄樊號稱積有十年之糧,可真正消耗起來誰知道有什麽變數,一場大火,一場大雨,都會瞬間改變格局。

時間一天天過去,公元1271年到了,蒙古人在漠北建立了元朝。元,取自《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一句。說實話,從出處論,從字義析,中國歷代中的國號,還真的少有其比。忽必烈下令改元“至元”,後世稱其為元世祖。

至此,救援襄樊的命令下達了一年多了,李庭芝、範文虎兩部還在停留觀望中。

元軍的動作一貫快速,忽必烈命令蜀川、兩淮區域內的元軍分別出戰,牽制阻撓宋軍向襄樊靠攏。這在戰略上是對的,可面對範文虎時就錯了。

你老老實實地不管他,範文虎會一直打球喝酒直到天長地久。可你為什麽要出戰嘛,他一下子驚醒了。元軍來了,我們要動起來!

這笨蛋沒跟李庭芝約進兵時間,自己帶著十萬水師就沖過去了。這人的一生……這麽說吧,他總有機會率領超級龐大的水師去攻打超級重要的地方,結果每一次都是打出千古遺恨級別的大敗仗來。

這一次,他在鹿門山一戰近乎全軍覆沒。

鹿門山是蒙古人最早忽悠呂文德時建的夾江要塞,是南宋最應該注意的地方,範文虎偏偏就敗在了這裏,你拿他有什麽辦法呢。

別生氣,這人率領水師出戰時的白癡程度在後面才更加彰顯功力深厚。好多年以後,他率領空前龐大的元軍水師遠征日本時,居然能選在颶風期出戰。可見白癡症不僅是傳染病,更會經常性地復發。

範文虎大敗,李庭芝成孤軍之勢。這時如果出兵不是救援,而是往虎口裏鉆,主動送死。他在外圍穩住形勢,等待機會。

襄陽城裏的消耗是沒法等的。這時元軍圍城已經有整整五年,糧食的儲備還有不少,食鹽、布匹都用盡了,必須馬上想辦法送進去。

李庭芝將帥司移至郢州(今湖北鐘祥),準備招募勇士,護送物資進襄陽。這幾乎是必死的事,十萬正規水軍都沖不破的重圍,想讓民兵去幹,怎麽看這邏輯都太混亂。可是當時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了,只好去試一試。而這也非常符合官方的行事標準。

編制外人員的死活不重要。

一共選了三千名敢死隊員,為首的兩位都姓張。張順,外號竹園張;張貴,外號矮張。這兩人心懷忠義—實在想不出別的詞來歸納形容他們,只能籠統地說,他們很有家國觀念。不過要強調一下,像漢民族這樣基數龐大的種群,如果有半數以上的人都有家國觀念的話,那麽其家其國將永世強盛,絕不為外族所侮。

兩位張平民敢。臨出發前,他們訓話:“此行有死而已,如非本心,即可退去,別壞了大事!”對面的三千個平民夥伴哈哈大笑,大家都清楚為的是什麽,說什麽退,說什麽壞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