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下大治,真懦弱還是假癡癲

太子之爭,李治入主東宮

唐高宗李治,字為善,小名雉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嫡三子,他的母親是文德順聖皇後長孫氏。李治出生在東宮的麗正殿。他從小就十分聰慧,寬厚仁慈,和睦兄弟。長大一些後,蕭德言作為李治的老師,開始教授《孝經》,他每天認真學習,時常誦讀。有一天,李世民問李治說:“這部《孝經》中哪些內容最為重要?”李治回答說:“《孝經》中最重要的就是孝,小時候是侍奉雙親,長大後是侍奉君王,君子侍奉皇上,進朝廷想著盡忠,退居在家想到彌補皇上的過錯,將順從其美,糾正其惡,所以最終極的內容是修身。”李世民聽後大喜,對李治說:“按此行事,完全能夠侍奉好父親、兄弟,成為一個好臣子了。”李治九歲的時候,文德皇後長孫氏去世了,他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感動了周圍的人,李世民看後十分心疼,多次對他加以安慰,從此特別寵愛李治。但是作為嫡三子,他上面有兩個哥哥,所以即使再得寵,按照立長不立幼的規矩,李治也無法當上太子。

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時候,宮中掀起了儲君之爭,太子李承乾竟然蓄意謀反,這讓李世民非常憤怒和失望,為了保證大唐王朝的江山社稷,李世民廢黜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在這種情況下,魏王李泰躊躇滿志,自以為太子之位非他莫屬。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李泰都最像李世民,有志向、有韜略、有智慧、有才情。而且李泰是嫡次子,李承乾既然已經廢黜,那麽讓李泰來繼任太子之位就是理所應當、名正言順的事情,那些堅持嫡長制的朝臣們也無話可說。所以李世民終於向李泰當面承諾要立他為太子。

但是事情卻沒有想象中的順利,大臣們分成了兩派。一派力挺魏王李泰,另一派卻提出了一個新的人選,就是年僅十六歲的晉王李治。當時一些朝臣私下裏對李世民說:“陛下,如果您執意要立魏王,那麽晉王的人身安全一定會受到威脅。因為魏王一旦當上天子,對他有潛在威脅的所有兄弟都有可能被他斬草除根。”李世民深思了良久,不得不承認這種擔憂不無道理。因為以李泰的性格和手段,他極有可能在當上皇帝後鏟除所有政治上的異己。所以李世民在猶豫再三之後,終於決定放棄魏王,改立晉王。

唐太宗李世民確立了李治的太子之位以後,開始為他日後做皇帝做了各方面的準備。為了穩固下一任皇帝的統治,李世民召集了長孫無忌、房玄齡、褚遂良等幾位忠心耿耿的朝廷重臣,向他們交代了許多事情,讓他們能夠在新君登基後也忠於自己的兒子李治。為了能讓李治盡快成長起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儲君,李世民在對李治的教育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上朝議事,他常讓太子李治陪伴左右,一起聽取朝政,參與政事的討論,從而得到實質的鍛煉。為了樹立李治的威信,唐太宗下令讓全國的軍隊都服從於太子的調遣,太子有權處分大將軍以下的官員,讓李治能慢慢具備治國平天下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唐太宗李世民也經常借題發揮。他看見李治在吃飯,就說:“你要知道種田的艱難,不要奪取百姓的農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有人都能有飯吃。”李世民見李治在騎馬,就說:“你應知道,只有不讓馬過於勞累,經常讓它休息一下,恢復精神,才能常有馬騎,如果用在治國之道上,就是減輕徭役,與民休息。”見李治乘船,就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見李治在樹下小憩,就說:“木要以墨繩為準才能正直,君要能夠接受勸諫才會聖明。”李世民經常會通過日常中的小事來給李治講治國的大道理,每次李治聽了李世民的教誨,都會恭恭敬敬地站起來,向父親行禮,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還說要永遠地記在心裏。

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的時候,還親自撰寫了《帝範》十二篇賜給李治,從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等方面總結自己當皇帝的治國經驗,讓李治拿回去好好學習,銘記在心,書中的內容循循善誘,讓李治懂得了修身治國的帝王之道。

為了鏟除後患,李世民下令解除了李泰的一應職務,降爵為東萊郡王。魏王府的官員,只要是李泰的親信全部流放到嶺南。不久,李世民又改封李泰為順陽王,將其遷出長安,徙居均州,雖然叫做改封,其實與流放無異。後來,郁郁不得志的李泰死在異鄉,年僅三十三歲。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準備討伐高句麗,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確定了發兵日期之後,李治看上去顯得十分悲哀,整天都在痛哭,請求驛站飛馬傳遞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傳遞唐軍在邊境的情況報告,李世民同意了。等到唐軍凱旋,李治跟從李世民到了並州,那時李世民生了個大毒瘡,李治親自用嘴替父親吸取毒膿,扶著車輦步行跟隨父親多日。由於李世民在行軍過程中病倒了,身體虛弱,需要靜養,所以將一切政務暫由太子代理。然而在李世民的晚年,皇太子李治的主要工作是照看父親的身體。李世民在寢殿的一側安置了一處院落,讓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寢宮外陪住了不少時日。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病情加重,再加上被奸人蒙蔽,服用了一些金丹,丹毒侵體,最終一命歸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