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日月當空,撥響內亂之弦

入選宮廷,武家有女初長成

武則天是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彟的第二個女兒,生於公元624年,山西文水人。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出身於名門望族,武則天的外公楊達在隋朝時就是宗室宰相,到了唐朝,楊家也還算是顯赫的宗族。她的父親武士彟原本是一位木材商人。但是武士彟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正趕上隋煬帝統治時期,隋煬帝好大喜功,喜歡到處修建離宮別館,特別是他修建東都洛陽的時候,對建築木材的需求量特別大。武士彟是個精明人,他看準了這個商機,開始做起長途販運木材的生意,借此發家,一夜暴富。但在當時,人們對於商人有很多歧視,因為他們認為商人總是投機取巧,沒什麽真本事。但武士彟不願意這樣一輩子老遭人鄙視,所以就去從軍了。後來結識了李淵,為李淵反隋建唐提供了物質上的資助。李淵登基後,封武士彟為開國功臣,經過幾次升遷成為三品的工部尚書,主管工程水利建設。

盡管武士彟做了官,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家族出身。因為按照當時的門閥觀念,所謂的名門望族都是指在一百多年間一直控制著西魏、北周和隋朝政權的關隴集團家族的人,只有這些人才能獲得朝廷的認可,才有資格在朝廷中擔任重要的官職。武則天父親的經歷和官位,雖然是躋身於士族之列,但論其血統出身,武家只是寒微之族。後來唐太宗李世民在修訂《氏族志》的時候竟然沒有把武姓列入其中,於是社會上也開始攻擊武家是下等族姓,甚至連突厥人都稱:“武,小姓。”武家就這樣被排斥在貴族之外了,所以武氏家族要想取得較高的權力和職位,希望渺茫。

武則天就在這樣一個既有上流社會的榮華富貴,又有著寒門微族歷史出身的家庭裏長大的。這種上流社會的生活刺激了她的權勢欲,而寒門微族的出身又使她無法實現攫取權勢的欲望。武則天從小就在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下成長,漸漸養成了仇視名門士族,對權勢和名望不屑一顧,卻又不惜用一切手段來攫取權力的性格。

武士彟去世後,武則天的同父異母兄長武元慶、武元爽,經常欺負楊氏母女。正巧這時,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長孫氏已經去世兩年了,他開始在天下物色美女。武則天年僅十四歲時,容貌秀美,清麗脫俗,於是她被召入宮中。武則天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母親舍不得心愛的女兒,一直哭哭啼啼,武則天對母親說:“侍奉當今的天子,是女兒的福分,母親您為何要哭哭啼啼的呢?”武則天初入宮廷,被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俊馬名叫獅子驄,健壯任性,沒有人能馴服它。武則天對李世民說:“陛下,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東西,第一件是鐵鞭,第二件是鐵棍,第三件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抽打它,如果它不服,我就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要是它還不服,我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李世民聽後覺得眼前這位滿臉稚氣的小姑娘十分潑辣可愛,誇獎武則天有膽量,有志氣。

又過了一段時間,唐太宗李世民發現武則天不僅十分有膽量,還很有學識,而且很懂禮儀,便將她調入了禦書房,讓她為自己侍候文墨。這一變更使武則天有機會開始接觸皇家公文,了解到一些宮廷大事,並能讀到許多不易得見的書籍和典章。武則天聰明好學,借著這個機會眼界大開,慢慢地通曉了官場政治和權術。盡管唐太宗李世民很看重武則天,但是卻並不寵愛她,武則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也沒有為李世民生出個一子半女,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高。

在唐太宗病重期間,太子李治十分孝順,親自端著湯藥到父親榻前,不離左右。李世民見李治太過勞累,叫他去休息一會,李治都不願意。他憂思父親的疾病以至於生出了白發,李世民見到後感動得老淚縱橫,不禁說:“你能如此孝順我,我就算死了也沒有遺憾了。”李治的確是個好孩子,性情溫和、柔情脈脈。在他小時候,母親長孫皇後就去世了,當時只有九歲的李治悲痛欲絕。可能跟這段兒時經歷有關,李治長大後對年長的女性有很強的依賴心。後來,父親請薛婕妤給他當老師,薛婕妤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李治母親的角色。李治對薛婕妤非常依戀,李治當了皇帝之後,薛婕妤覺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了,請求出家為尼,李治不舍得讓她離開,就說:“師傅,您可以當尼姑,但是我想在大內給您造一座寺,這樣您就可以在宮裏出家了,我想您的時候也可以隨時能看到您了。

貞觀二十二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按照宮中的慣例,沒有生育過子嗣的嬪妃是要出家做尼姑的,生育過的嬪妃要被打入冷宮,為死去的皇帝守寡,因為她們都是皇帝的女人,即使皇帝死了她們也不許改嫁。武則天因為沒有生育過,被送到了感業寺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