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夏文明的推想

王魯湘:我們過去的歷史研究比較側重於社會形態、生產力生產關系的分析,於是我們把文明的興衰更多歸結為社會文明內部的一些原因。而西方學界有時候則傾向於認為人類文明更受到大自然的制約,我們的探源工程是不是在這方面做的工作比較多。

王巍:是的。從中國的範圍內看,大約在公元前兩千年前後,很多地區原來的強勢文化衰落了,比如說良渚、紅山、長江中遊的石家河文化、黃河下遊的龍山文化等。接著它再出現的文化人口很少,文化的發達程度顯著地減弱,這反映了一種由盛轉衰的情況,而且不僅僅在一個區域。

王魯湘:基本上是在同一個時期發生的。

王巍:所以我就探索變化的原因,結果發現環境因素非常重要。總體來講,堯、舜、禹這個時期的北方地區總體偏幹旱,氣候波動很大,而南方是偏澇的,我們稱為“南澇北旱”。長江、黃河下遊的很多遺址都是在崮堆上,可以證明我們的推測。

王魯湘:良渚文化就是在堆起來的土山上頭。

王巍:這恐怕就是為了防止水患的,水患對當時的人們有很大的威脅。

王魯湘:也就是說,很多古代文明的急劇衰落,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環境的變化。

王巍:我覺得不能把中國文明的形成僅僅歸結為環境,但環境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比如說大洪水曾導致整個遺址被淹沒,然後人們有可能有組織地對洪水進行一些抵禦。中原地區對洪水的抵禦恐怕是它崛起的原因之一。陶寺遺址早期小城和中期大城時期,始終是以粟和黍作為主要農作物,但也有水稻的栽培,而且還有非常零星的小麥。水稻的出現我們倒沒有覺得太意外,讓我們意外的是小麥開始在這個時期被引進了。小麥的產量比小米高得多,所以說陶寺時期的農業應當有了相當的發展。有一種觀點認為,生產的發展是文明的基礎,我們這次的發現印證了這個理論。隨著生產的發展,糧食有了剩余,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於是一部分人開始脫離農業生產。

王魯湘:開始有了社會分工。

王巍:脫離了農業,從事手工業、管理等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農業起源是文化起源的前提。我們這次在動物考古學方面也有很重要的發現:大約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時候,綿羊開始出現在中原。綿羊的出現引起我們很大的關注,因為它是西來的東西。

王魯湘:麥子、綿羊從西亞來,說明這時候和那邊已經有一種文明的通道。

王巍:這些同時在中原地區出現,是很值得思考的。我們還發現了砷銅合金的青銅。一般來說,青銅是鉛錫合金,但還有一種青銅是砷銅合金,這個砷青銅很早就出現在西亞地區。我們原來認為中國沒有砷青銅,但在陶寺發現了我國最早的砷青銅,它的冶煉技術應該是從西亞那邊傳來的,這可以說是中國與西亞文明接觸的最早記錄了。

在對陶寺遺址發掘的過程中,考古學家對中原文化日漸強大並流傳至今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地剖析。

王巍:為什麽周圍地區相繼衰落,而中原地區卻還在繼續崛起,最終導致了夏王朝的誕生呢?我覺得有下面幾個原因。第一,雖然環境因素相同,但中原地區在粟和黍的基礎上已經有了水稻,後來又有了小麥,多種農作物的種植結構,更有利於抵禦自然災害。旱的話可以收獲粟和黍,澇的話可以收獲水稻。

王魯湘:就是說他們總會有些收成。

大禹治水成功地讓上古時代的淮河流域水流順暢,永不鬧災。在眾多的史前傳說裏,對諸神給予的幫助,大禹一直心存感激。他命人在會稽山修築了九鼎,在九州標注出猛獸、邪神、厲鬼出沒的區域,以使中原地區的百姓在出行時與神靈互不幹擾,趨吉避兇。有專家分析說,這些互敬互畏的祭祀之風,也是中原文化得以振興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巍:長江下遊的良渚文化,其宗教色彩極其濃厚。貴族的隨葬品有琮10、璧等宗教器物,而且,貴族還被埋在祭壇的附近。

王魯湘:因此整個社會是一個神權社會。

王巍:遼西的紅山文化也是如此,隨葬了很多玉器,還建有女神廟,宗教色彩也非常濃厚。而堯舜禹這個時期的中原地區,則有了更多的世俗色彩,在宗教方面的真正投入並不多。就處理人和神之間的關系來講,中原地區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反觀長江下遊地區,那裏的先民遇到自然災害,只得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求神,結果造成一種惡性循環。世界上有些古老文明的衰落,包括瑪雅、印加,好像都有這種經歷。

王魯湘:這是比較理性的一個尺度,即它有一些祭祀,但是沒有淫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