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出土大批青銅器(第3/3頁)

王魯湘:一般的鐃都是用手持著進行擊打的,形體不會太大。這個鐃這麽大,怎麽打呢?

熊傳薪:這個鐃有200多斤,不過湖南還出土過一件“鐃王”,有450斤。這件鐃不可能在宮廷裏面用,因為在河南出土的幾個小鐃,形體都不大,手舉起來就能敲。這裏的鐃一般都兩三百斤,不可能舉著的,應該是用車子載著它。湖南出土的鐃,僅商代的就幾十件,為什麽會這麽多、這麽大?這個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王魯湘:作為一種軍樂,這麽大的東西出現在湖南這個地方,意味深長。

熊傳薪:這個鐃的年代,根據花紋來看,應該是商代晚期。關於這些鐃的鑄造問題,我們正在研究,因為在中原地區還沒有過發現這麽大的鐃。

王魯湘:那就是說,這個鐃不是從中原過來的,而是本地築造的。

熊傳薪:可能是。湖南出了這麽多青銅器,而且大部分器形中原都沒有發現過,像豬尊、象尊這些東西。

馬簋

湖南寧鄉馬簋

熊傳薪:這是一個馬簋29,它是西周年間的,這在全國也是只此一件。它敞口、鼓腹下收,腹下有長方形座,座內有懸鈴舌的紐。它的肩部是四匹昂首伏臥的小馬,小馬裝飾了卷曲的雙身龍紋,腹部是卷眉凸眼的大獸面,獸面間有四只垂長冠、長尾的鳳鳥。這個簋的器形和座上的獸面紋,都可以在中原地區找到相同或相近的,應當是受到了周文化的影響,但器身所飾臥馬和器座的立馬,在其他地方很少見。

王魯湘:也就是說,這也是當地鑄造的。

熊傳薪:而且在鑄造工藝上,馬紋簋的胎壁較薄,器身凸出的馬紋和獸面,器內也隨著內凹。這樣的鑄造工藝,在湖南地區商代青銅器上早已出現,很明顯地表現了它的地方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