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故宮的價值

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第二年,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今天,人們來到這裏,透過這些氣勢恢宏的建築,看到的不僅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的心臟,也包括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故宮代表中國進入了首批《世界遺產名錄》,它的文化價值無可辯駁地得到了舉世公認。

晉宏逵: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就在於它具有突出性、普遍性和世界性。也就是說,世界如果缺了它,文化就是不圓滿的。紫禁城的文化價值是世界性的,那它到底包括哪些東西呢?一個是從實物角度看,它有宮殿建築。它的宮殿建築不單單是咱們說的600年歷史,而是兩千年,為什麽?因為自秦始皇統一以來,歷代王朝就在不斷地進行皇宮建設,但留存到今天且唯一完整的皇宮建築,就是故宮,所以它自身有600年歷史,但延續了2000年的傳統,它每一個地方都是傳統的。

王魯湘:您說的這個兩千年,從秦始皇開始,可能還說短了。比如說景山,我過去一直不知道故宮後面這個山為什麽叫景山,因為景山也可以理解為影山,影山可以作為屏風這種東西來理解。但看了偃師的商城遺址我才明白,商城遺址後面那個山就叫景山,可見其來源有多遠。

晉宏逵:所以它的傳統,有一些我們知道,有一些我們不知道;有一些文獻有記載,有一些文獻沒有記載,可能是在地下流傳的。但是作為一種傳統,延續時間應該有幾千年了。另一種實物,就是故宮所藏的150萬件文物,這些文物從分類來講是可移動文物,但這些可移動文物和其他可移動文物不一樣,它不是到哪都可以擺的。因為它代表了中國皇家長期收藏的最後成果,它的東西看起來是清代的收藏,但是文獻上說得很清楚,它照盤接受了明代的東西,明代這些東西是從元來的,元代是直接從南方拉過來的,所以它的東西是皇家收藏的直接延續,150萬件文物的意義也就在這個地方。

王魯湘:說到這一點我就想,中國有很多很多的博物館,但是只有三個地方叫博物院,一個是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一個是台灣的故宮博物院,還有一個是南京的故宮博物院。這三個地方之所以稱院,不稱館,是因為院的級別好像比館高一點,而它們之所以能夠有資格稱為院,恰恰是因為裏頭的收藏都是皇家收藏。

故宮博物院

晉宏逵:這得說說故宮文物的流失過程和輾轉過程,它和抗日戰爭有直接關系。應該說,當時的故宮博物院和政府對於保護這筆中華民族的最珍貴遺產做了不懈的努力,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跡。當然,二戰期間各國都在轉移自己的文物,怕毀於戰火,但故宮的轉移延續了很長時間,輾轉的路程大概是歷史上最長的,這是歐洲各國沒法比的。當時轉移的故宮文物有13000多箱,還有當時的古物陳列所、頤和園等這些地方的文物6000多箱,加一塊將近兩萬箱文物,都運到四川,分三個地方保存。

王魯湘:四川貴州。

晉宏逵:貴州的最後也回到了四川樂山一帶保存。過了抗日戰爭之後,從四川又回到當時的政府所在地南京。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看到戰局不利,就在正在北還的文物中選了一批運到了台灣,這批東西有档案,有圖書,也有所謂的古物。當時的分布是這樣的:古物館,档案館和圖書館。台灣故宮博物院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收藏,都是以清宮舊藏為核心的。

王魯湘:還有沒運走的也回京了。

晉宏逵:北京故宮的文物還有建國以來收購的,還有一些考古發現的新東西,還有一批是大家不太重視的,是什麽呢?因為當時關於文物價值的概念局限在清宮舊藏和藝術品上,但我們現在是從文化遺產的角度來認識這些東西的。

王魯湘:那麽凡是清宮使用的現在也是文物了。

晉宏逵:對啊。很多帝後不是書畫家,他們畫的東西藝術性很差,但是它反應了帝後的心路歷程,那也是文物啊。這批東西,台灣應該是沒有的,都留在北京了。把這些東西算在一起,再加上武英殿的那些書版,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共有150萬件。南京博物院呢,它的藏品不是以故宮文物為核心的。

王魯湘:它藏有一部分故宮南遷留下的東西。

晉宏逵:那不是它的主要藏品,另外,現在有十幾家博物館都叫博物院了。

王魯湘:從收藏主體來說,台北故宮博物院和我們故宮這一邊是切不斷關系的。

晉宏逵:從藏品角度看,它們是一個整體;從哲學角度看,它們是一個系統;從文化內容看,它們同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