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故宮建築理念

故宮宮殿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禦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抑揚頓挫一氣貫通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突出體現了皇權的至高無上。

王魯湘:故宮是一座建築。在西方,建築被譽為第一藝術,在我們中國,建築沒有被擺到這麽高的位置。但事實上,從周代開始,都城的營造一直是嚴格按照禮儀來做的,真正完整地體現《周禮》上關於都城建設的禮制和規矩的,應該就是紫禁城吧。

晉宏逵:應該是元大都。元大都是最完整地體現《周禮》關於都城建設描述的,《周禮·考工記》所說“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這些規定,元大都都體現了。

王魯湘:還有“前朝後室”,後來紫禁城的室是在南邊,元大都的時候室是在鼓樓、什刹海這一帶,所以更典型一點。明清紫禁城的建築,從整個的平面布局看,應該是中國文化價值理念的經典代表作。

晉宏逵:紫禁城的建築價值應該怎麽評價,我自己覺得大概有這麽幾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紫禁城的建設是和整個京城建設相統一的,二者使用同一條中軸線,這種成就應該是世界唯一吧。

王魯湘:我看過一些資料,這條氣勢磅礴的中軸線,應該是全世界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唯一的一條。

晉宏逵:7.5公裏長的一條中軸線,整個紫禁城又坐落在中軸線上的黃金段落,在這個黃金段落中突出的也是這條中軸線。在一個城市當中,有這麽高度的統一,同時又把都城的建設和自己的統治核心非常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王魯湘:圈中套圈,再套圈,循環往復。

晉宏逵:紫禁城外面有一圈皇城,皇城裏邊全都是為紫禁城服務的衙屬機構,以及太監們辦公生活的區域,外人是進不來的。

王魯湘:我們現在說的皇城根,就是當時皇城的城墻。

晉宏逵:南側集中安排的是六部衙門,五軍都督府,還有一些總管,相當於外交部門。皇城的左右兩側,左祖右社,這樣皇帝進行祭祀活動的時候非常方便,而且聯系非常緊密。裏邊的這些壇廟,都是統一的布局,南邊是天,北邊是地,東邊是日,西邊是月。所以我想故宮的第一個價值,應該是和北京布局的統一。

王魯湘:北京市的整個平面布局,就是當時中國人宇宙觀的平面化表現。

太和殿內景

晉宏逵:紫禁城的命名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天上的星空分為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是帝王的所居,而紫禁城就是紫微垣在地上的投影。紫禁城內部,采取中國傳統的院落式布局,而且布局得十分巧妙,很有秩序。不管咱們說它有千間房也好,一萬間房也好,八千房也好,這些房總要按一定的秩序排列起來,換句話說,你找門牌總要有門牌號吧。它是怎麽安排的呢?它的前朝部分特別疏朗,你看前三殿建築,是整個北京市最雄偉的建築,甚至於是中國古代建築當中最大的建築,明代的太和殿比現在的還要大,至少用材料用的很多。

王魯湘:明代的叫皇極殿。

晉宏逵:明代皇極殿是九間啊,現在的太和殿是11間,因為找不到那麽大的木頭了,所以整個體積縮小了。

王魯湘:在明清兩朝的500多年裏,紫禁城的屋脊是不是北京最高的屋脊?

晉宏逵:紫禁城不是。紫禁城的太和殿是最高大的,但它不是最高的。

王魯湘:那些城門樓子會高過它嗎?

晉宏逵:城門樓子沒有高過它。景山五亭建成後是最高的,白塔寺的塔也可能比它高,但它應該是最高大的了。它的北邊就是東西六宮,皇帝自己家庭的所在地。那些房子千門萬戶,卻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有人用眾星捧月來比喻後庭與前朝的關系。再具體地從建築空間藝術角度來看,當時由前門進城,前門之後是大明門,大明門之後是天安門,大明門天安門之間有千步廊,是很低矮很平緩的,但是拉的距離很長。到天安門前頭,這個千步廊變成了丁字形,道路突然橫寬了,凸顯出天安門的高大,然後再到端門,又過了一個關才看見午門,午門又恰恰是一個凸字形的布局,人走在裏面肯定感覺渺小,更凸現天子宮殿的偉大。

王魯湘:幾年前我來故宮的時候,沿著這條中軸線走了一遍,體驗當年外官進京見皇帝的那種心理感覺。我感覺故宮就是一個平面壓縮的金字塔,從永定門進來以後就到了金字塔底下,然後一直往裏頭走,每過一道門等於上一個大的台階。等到了太和殿的時候,實際上是到金字塔的頂端了,人走了這麽遠的路,腿也開始累了,膝蓋也開始軟了,到了太和殿門前的時候,感到不跪也得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