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張家和耿家的恩怨(第5/8頁)

“耿寶柱在張家附近守了幾天,看到那夥人氣勢洶洶沖進張家找不到人,罵罵咧咧地走了。過了些時日,如耿寶柱所料,他們沒有殺害張小爺,而是扔來一根指頭,一只手……由於張家人徹底消失了,他們沒有辦法,一年後也放棄對這破舊老房子的威脅。一年後據說有個女人回到老房子默默撿走了那些指頭和手以及威脅的信件,哭得悲切無比。據說那女人還發現了張小爺斷掉的手指上留下的小字,找到了一些張家的秘密帶走了。

“從此張家和耿家的仇恨種子就在這場事件中被深深種下這個女人的心裏,兩家再沒來往,張家逃難到了更北方,那女人帶著孩子改嫁了一個農戶,過著清貧無比的生活。但是她卻成功在孩子心裏種下了仇恨的種子,耿家成了私吞張家家財,見死不救見利忘義的走狗和仇人。說來也很可悲,這女人不去恨那些剁了自己老公手腳的強盜,因為她不知道到哪裏找這些人,所以把仇恨都給了她自己認為是見死不救的耿家。當然,女人還根據張小爺手指上的小字,找到了張家寶庫的鑰匙,並將這鑰匙交給兒子,告訴兒子憑著鑰匙東山再起的時候,一定平了耿家。

“就這樣,耿家和張家代代相傳,耿家一直毫無二心地保護著張老爺子寶庫的秘密,而張家卻世世代代將耿家視為仇人,一旦子孫中有誰出息了一點兒,第一個想的一定就是去找耿家算賬。仇恨的情緒在張家蔓延著,直到張家真的出了一個很有出息的人物。

“這人有出息到超乎張家所有族人的想象,他的成就甚至都超越了張老爺子,在中國近代史上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他的傳奇故事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先不講了。這是個胸懷大志的人物放下了家族恩怨,不記家恨只念國仇,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大將軍。張大將軍南征北戰,在南方的時候有意無意地找到了耿寶柱的後人。耿家的這個後人也厲害得很,不像耿寶柱那人那樣不經世事,他與張大將軍在茶飯之間擺明了百年間的恩怨利害,張大將軍一直點頭稱是,兩人冰釋前嫌,把酒論英雄,頗有一些劉備和曹操對飲時的豪邁。席間張大將軍問寶庫的地圖是否還在耿家後人的手中,耿家後人也順勢詢問了鑰匙是否還在張家。張大將軍搖了搖腦袋,耿家後人卻點了點頭。兩人沉默不語,半晌,張大將軍提議耿家後人將寶庫地圖還給張家保管,耿家後人點點頭又搖搖頭,說有一個條件,寶庫中有一件東西必須交給耿家保管,其它的東西耿家絕對不會過問,這是上代傳下來的遺訓,要不寶庫就永遠別動,要動就要要回這件東西之後將寶庫原原本本歸還張家。

“張大將軍一聽釋然說:‘別說一件,你們幫助張家守了這麽多年,挑走幾十件都是可以的,除了有家仇的那一件不能給,那件要留著給祖上一個交代,因為祖上就是為了這個丟了性命的,其它的都可以挑。’耿家後人苦笑一聲說就是想要那個。張大將軍臉色變了,問耿家後人什麽意思。耿家後人喝了一口酒,說有些事情不能講給他聽,這是比祖上遺囑還嚴肅的事情,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的。張大將軍扔掉酒杯站了起來,說東西是張家的,耿家有秘密不應該與張家的東西有關,外面的軍隊都不是吃素的,進來以後恐怕耿家也是兇多吉少。耿家後人又是笑笑,請張大將軍四處走走,張大將軍卻發現百年後耿家故伎重演又是上演了一個空城計,一家老小都走光了。耿家後人說早就知道張大將軍南下的目的,一家人選出了自己作為犧牲者來與張大將軍談判,擺明耿家的立場。如果談不攏,自己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而且絕對不可能是張小爺的那種死法。

“張大將軍哈哈一笑,說玩笑話何必當真,還是兩人一起去寶庫尋找東西,如果能找到就送給耿家。耿家冷笑了一聲說,寶庫的鑰匙沒有,就算有,千般本事也進不去,因為寶庫是耿家親自為張老爺子修的。其實張老爺子也明白,不需要給耿家寶庫的地圖,耿家也能把寶庫的機括熟記於心,所以給不給地圖沒有太大區別,而寶庫的鑰匙,才是打開寶庫唯一的希望。張大將軍心下高興,心想如果鑰匙這麽重要,那麽那些價值連城的寶貝肯定都在啊,立刻說,剛才只是試探一下耿家後人的路數,鑰匙張家世代相守怎麽能丟呢,是否可以相約一個時間去寶庫開門取寶,順便把那玉佩送與耿家。耿家後人點頭同意,入夜,耿家後人在張大將軍層層包圍之下神秘逃走,留下一封信。

“信很簡短,說張大將軍張眼露睛,自己也幫張將軍算到一個極兇的卦,擔心開了寶庫之門打開後,張將軍不但得不到玉佩,反而可能丟了性命。更加重要的是,此舉還會讓玉佩處於極兇的境地。所以,為了保護玉佩還是不要進入寶庫,讓秘密永遠長眠於地下。另外,耿家也是後來才知道張老爺子將那半截玉佩放入寶庫,不然也不會有後面的故事。同時耿家人性格耿直,寶庫完全按照張老爺子的意見修建,不熟悉地圖和機括的人打開寶庫,或者不用鑰匙打開寶庫,都會讓寶庫中的寶貝盡毀。因此耿家為確保玉佩安全也一直沒有強開過寶庫。最後耿家後人警告張大將軍,如果鑰匙使用得不對,寶庫在開門的時候就會啟動自毀,這也是張老爺子當時的安排,他怕壞人搶了鑰匙去開寶庫,所以在整個寶庫安置了自毀裝置。如果張大將軍不信這件事,可以一試,但是畢竟會傷亡慘重,望張大將軍不要以身試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