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考舉開始(第3/4頁)

而少府方面,劉徹則是承諾了絕不裁員,也不淘汰任何在任官員,才讓少府安心下來。

這兩個部門,還都是向來最忠誠的劉氏的系統。

將這個事情搞定,考舉,就可以按時舉行了。

在考舉舉行的前一天,劉徹再次下詔:朕聞王者治政,以便民為要,今世所行歷法,以天幹地支而行,百姓多有不便,其令:除詔書策文公函以外,俱以某年某月初一至三十而記,以便民記事!

這個事情,劉徹一直想幹。

什麽四月庚寅、甲子、辛卯一類的天幹地支計日法,別說農民了。

劉徹這個皇帝要不是有王道專門提醒,他都會有弄混的時候。

而時節變化對於農業,至關重要。

像後來小豬讓司馬遷兒寬等人搞出來的太初歷,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出現了二十四節氣,從此農民有了簡單通俗的播種收獲指導。

而當今之世盛行的天幹地支紀日,對老百姓來說,就有些太過於高大上了!

你想想看,大部分百姓連簡單的算術都未必具備。

想要讓他們每六十天輪一次時間,太過勉強了!

還是初一至三十,簡單易懂。

同時,在另一方面,劉徹借著這個詔令的機會,宣布廢止西周以來國家档案與文档用竹簡記錄和保存的歷史,從今以後所有詔書和法令,都以白紙為載體,進行保存。

另外,劉徹還下詔鼓勵官府使用白紙進行辦公,除了某些確實需要以竹簡進行保存和記錄的事務外,其他一切公文往來,最好都用白紙。

當然,劉徹也清楚,想要將整個社會從竹簡記錄進化到全白紙辦公,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技術的積累——現在的白紙,還是有許多瑕疵的,譬如成本、紙張質量等方面。

但全紙質化,是未來必然的發展方向,就如同後世,電子化辦公取代紙質辦公一樣,是大勢所趨。

將這些事情處理完,時間就到了元德元年夏七月初六。

這一天,天剛蒙蒙亮,東方剛剛露出肚白。

長安城就醒了過來。

無數來自天下各地的士子們,紛紛起床,最後一次翻閱自己所溫讀的書簡,將考試所用的各種物品準備好。

條件好的士子們,自然有著仆役下人和書童幫忙。

至於大多數自力更生的寒門士子,則是默默的收起自己的書簡,將幹糧放進包裹中。

朱買臣,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朱買臣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靠著給人做工,搬運雜物甚至去工地上出賣汗水,在這長安城堅持了下來。

在長安的這些日子裏,朱買臣除了為了生活所需外出工作外,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讀書上。

“據說這次考舉,只要能通過第二輪,就可以購買到許多過去我一直想讀的書!”朱買臣握緊了拳頭給自己加油著:“其中甚至有著《孫子兵法》《司馬驤且兵法》這樣的列侯世家傳家之書,我這次若是能通過考舉,買回那些寶書,朱氏今後數代有望!”

與朱買臣一樣,大多數的寒門士子,此刻,都已經或多或少的聽到了風聲。

因此,他們明白,這次考舉,不僅僅是改變他們自己人生的考舉,甚至還將可能影響今後子孫的未來前途。

為了子孫後代,這些人發誓:一定要考中!

而貴族官宦子弟,就是另一個態度了。

嚴助就站在他父親為他在長安準備的宅邸中凝視著遠處的宮闈。

嚴助的父親是嚴忌,乃是梁王劉武的親信心腹,備受劉武看中。

但是,嚴助很清楚,他的父親雖然表面上看似受到寵愛和信重,但實際上,每每午夜長談,嚴助都能感覺到父親的失落與失意——梁王只是將他父親當成一個寫詩作賦的文學之士來看待。

他父親唯一能給梁王做的事情,也是寫詩作賦。

這對於一個立志濟世安邦,兼濟天下的儒生來說,簡直就是折磨,甚至是侮辱!

一腔抱負無人知,反而要跟街頭賣藝的雜耍之士一樣,為了取悅君王,絞盡腦汁,這樣的生活,不是嚴助想要的。

嚴助今年才二十出頭,他的世界,依然充滿了理想與激情,他渴望著建功立業,將自己的名聲,傳播到五湖四海,做一個像管仲晏子一樣的治世名臣。

致君饒舜上!

這幾乎是每一個有著抱負的文藝青年必然的一個野望!

與之相反的,公孫弘卻是略略有些忐忑。

來長安前,公孫弘覺得這次考舉,自己是十拿九穩了。

可到了長安以後,他赫然發現。

天下英雄,並非只有他一人。

草莽之中更是潛藏著不知多少人傑!

他心裏有些沒有底氣了。

萬一這次考舉,沒能闖到第三輪怎麽辦?

豈非是要丟臉了?

更讓公孫弘感到危險的是,在他隔壁,住著的是墨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