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洗錢(第2/3頁)

當然,最重要的是,王陵有個自認為是其幹兒子的北平文候張蒼。

當初,張蒼為相的時候,每次下朝後,首先做的事情,不是回家,也不是回官衙,而是驅車到安國候府,像兒子一樣侍奉王陵的夫人。

這樣的故事,在關中被人廣泛傳頌,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佳話。

而王陵在世時,也是以鐵面無私,剛直愛民聞名。

當初,王陵為了表達對呂後的不滿,不惜閉門不出。

比起跪舔呂後的留候和絳候,在名聲上好太多了。

因此,聽到這男子的話,加之上面的遊繳似乎也並沒有站出來指責對方,反而有意無意的對著對方笑了笑。

這讓百姓們立刻深信不疑。

於是,大家紛紛道:“若真是如此,那我家今年秋收後,粟米跟豆子就賣給你了!”

淳樸的百姓們,有的甚至已經開始盤算,把糧食賣了高價後,今年應該能給孩子和細君多置辦幾套新衣,甚至還能在明年買頭牲畜,回家幫著幹活。

騾子和驢,都是很好的選擇。

即不貴,也好養,而且耐用。

這樣的場面,發生在關中的許多地方。

甚至有些地方,地方的遊繳乃至於亭長給類似這樣的人背書,拍著胸膛保證。

一個可怕的金融漩渦,正在成形。

聞到不安氣息的繡衣衛以及禦史衙門的禦史們,迅速將這些情報反饋到了未央宮。

“已經查清楚了嗎?”劉徹問著王道,雖然王道已經卸下了繡衣衛的工作,但他依然負責將繡衣衛的事情反饋到劉徹這裏。

“陛下,已經查清楚了……”王道低著頭道:“涉及的人,遍及列侯、兩千石,雖然,都只是他們的家臣或者次子在出面,然而,事實已經無可辯駁,他們在洗錢!”

洗錢這個詞用的好!

劉徹在心裏給王道點了個贊。

但,說起來,這個詞也不算王道發明的。

準確的說,洗錢這個技術,老劉家是開創者。

想當年,劉邦這個金融小白,玩出了奇葩無比的三銖錢,又被稱為頰錢。

劉邦鑄造的那個三銖錢,不僅小而薄,還各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在流通的時候,居然發生了新錢流通不到半個月,就已經碎成無數塊的奇葩事跡。

由此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場經濟危機。

呂後上台後,首先就廢除了三銖錢,同時頒布錢律,禁止私錢,然後鑄造八銖錢。

呂後的八銖錢,比起劉邦的三銖錢,那良心就像黃金跟黃銅之間的區別。

新錢在重量、質量、成色和含銅量上,碾壓了劉邦的三銖錢。

你以為呂後就真的這麽有良心嗎?

那你就要大錯特錯了。

隨著新錢流通,為了防止大家不用以前的老錢,或者把老錢換成新錢。

呂後規定:徑十分寸八以上,雖缺鑠,文章頗可智(知),而非殊折及鉛錢也,皆為行錢。金不青赤者,為行金。敢擇不取行錢、金者,罰金四兩。

意思就是啊,這個錢呢,只要是符合標準(十分八寸)就算缺了個口子,但只要錢上面的字跡還能看到,又非是全鉛或者完全斷裂的,就是合格的錢幣,任何敢拒絕使用它的人,罰金四兩。

這等於是把劉邦的三銖錢造成的損失,完全轉嫁了百姓。

官府和朝廷借機將大量庫存和用不出去的頰錢,作為購買百姓的商品的貨幣給花了出去。

而這些劣質的頰錢,到了百姓手裏,卻很少能有被官府回收的——官子兩張口,愛怎麽說怎麽說。

以至於時至今日,許多地方,根本不認任何銅錢。

當地百姓只以絹布交易或者完全以物易物。

老劉家玩的這麽漂亮,以至於之後的許多人都是有樣學樣。

太宗時發行新錢,稱為四銖錢,又開了錢禁。

然後,天下人就紛紛學習劉氏故智。

用私鑄的四銖錢,大量的兌換市場上的八銖錢,再融了回去造私錢。

吳王劉濞跟鄧通因此賺的盤滿缽滿。

在民間,人民形象的將這種官府和朝廷通過左手倒右手的行為,稱為洗錢。

這種隱秘的金融手段,成為了某段時間權貴和商人們剪百姓羊毛的最佳手段。

但百姓也不是傻子。

被坑多了,也知道自己上當了。

於是,百姓們也不再什麽樣的錢都傻乎乎的接受了。

如今在關東,一枚呂後鑄造的八銖錢,等於三枚四銖錢或者五枚私錢,至於三銖錢……根本就沒有人要!

至於關中,除了八銖錢跟秦的半兩錢,還能有點流通的市場。

其他四銖錢啊三銖錢啊,無論官造還是私鑄,統統都被人丟進了垃圾桶。

質量好的錢幣,倒也沒什麽。

大不了融了,鑄成其他器皿,起碼不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