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征途(一)(第3/3頁)

尤其沒有描繪出一個只屬於他們獨有的理想國。

此去長安,確實是路漫漫而道阻險多,稍有不慎,就要被其他人按在地上使勁摩擦。

甚至,被打斷脊梁骨!

但,不去不行。

一則,這是天子的征召,不去就是抗詔,雖然讀書人抗詔這是好事,可以加分。

但那是平時,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不去就會被人嘲諷是心虛。

二則,重民學派必須經過石渠閣這樣的磨礪,才有希望更進一步,找到屬於他們的道。

而不去的話,安全倒是可能安全了,但一輩子也別想有什麽大出息,更別說走出雒陽,走向全天下了。

所以,此番,重民學派是出動幾乎全部的年長者和師長,但一個年輕子弟和優秀的晚輩也沒帶。

楊暉等人的算盤是——就算這次石渠閣慘敗,敗的也是他們。

他們的晚輩和後代,可以吸取他們的失敗教訓。

還可以避免被人一網打盡,留下種子和希望。

“父老們”——主要是雒陽城裏的大商賈、大地主和大貴族,也知道自己的家鄉士子此行恐怕多災多難紛紛拱手回道:“君等此去無憂矣!吾等雒陽父老,必為君等擂鼓助威!”

也有許多受到重民學派恩惠的普通百姓,聚集在人群之中高呼:“雒陽子弟,威武!雒陽子弟,永不服輸!”

楊暉等人也非常感動,紛紛回首作揖,拜道:“諸公但請放心,我等此去,寧死也不會丟我雒陽士民顏面!”

對雒陽人來說,他們是驕傲的。

他們是成周故都的子民,也是漢家東都的百姓,是直屬天子治理的東都百姓。

想當年,要不是劉敬那個壞蛋多嘴,現在,漢家神京就是雒陽,根本輪不到西京長安的鄉巴佬耀武揚威。

所以,雒陽人的性格,有些類似後世的魔都人民。

他們富裕,他們自信,他們極有自尊心。

對雒陽人而言,除了雒陽之外,整個大漢地圖,大概可以用兩句話描述:蠻荒之地,無禮之人。

但奈何,長期以來,雒陽都只是一個商業中心。

而不是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

漢興數十年,好不容易才出了一個重民學派,自然,大家都是捧在手心裏,將他視為自己的驕傲和未來。

此番的石渠閣之會,更是他們證明自己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