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民心

連打帶罵加威脅,“賓主”雙方就借糧之事達成一致,最終數目定在120石。

周士相給他們說得明白,三天之內就要全部送過來,遲一天,他就帶人親自去取,嚇得齊元泰他們拿袖子不住擦拭額頭汗水。

陸長遠把人領走後,宋襄公有些生氣的問周士相為何對這些士紳如此不客氣,要知道他們在羅定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對百姓的影響力也非常大,往往有時候他們說的話比官府說得還有用。如果周士相真打算在羅定大幹一場,那就應該拉攏這些士紳大戶,對他們好言相說,而不是恐嚇威逼,後者等於將這些人推向自己的對立面。眼下還看不出什麽後果,可日子一久,這弊端肯定就會顯現,到時後悔都來不及。

宋襄公反復強調所謂民心其實就是這些士紳大戶的想法,掌握了他們就掌握民心,反之,就失去民心。沒有民心支持,大樵山眾人是不可能在羅定立足的,更休提壯大力量做大事了。

宋襄公是治材,不過畢竟是古人,他的思維肯定和兩世為人的周士相背道而馳。

周士相覺得有必要將自己的想法和宋襄公好好說說,好讓對方接受自己的理念,從而能夠在日後協助自己幹番大事。

“先生認為是讓百姓直接聽命於我們好,還是不管百姓,只要士紳聽命於我們的好?”

“自古就是將因紳豪而使民聽命!”

這個問題讓宋襄公短暫的愣了一下,在他看來,歷來官府治理百姓,靠的就是地方的士紳大戶,否則何以只有知縣而無知鎮、知村。

城中裏正,鄉下保甲又哪個不是大戶所任!

士紳更是讀書人,讀書人習孔教,明事理,知大義,不靠他們難道還要靠那些大字不識的泥腿子不成?

泥腿子懂得什麽!

官府通過士紳大戶管治所轄百姓,乃千年以來歷代王朝做法,此辦法行之有效,便是今日明清易鼎,那滿清還不是仍采用此辦法控制百姓,未嘗聽他們如李闖一般殺害士紳取悅百姓的。

宋襄公有些無法理解周士相的做法,按他的本意只需稍做姿態威嚇齊元泰他們一番就行,豈料周士相卻讓葛六拎了一串腦袋過來,這未免太過分了。先前當著那六家的面,他不好發作,現在堂中沒人,他就不能不和周士相好好說道了。

不曾想,周士相卻搖頭道:“若按先生的做法,那我們在這羅定更是得不到民心,也無法立足!”

宋襄公訝然:“這是什麽話,士紳皆站在我們這邊,這民心如何就不在我們這邊?”

“先生要明白,這些士紳大戶可並非站在咱們這一邊,他們是迫於無反抗之力而暫時聽從我們,一旦他們有了反抗之力,必然是要與我們翻臉的!再者我們占據羅定是為了反清幹大事,要幹大事自然需要很多錢糧,而羅定人口稀少,錢糧收入有限,搜刮那些普通百姓能支撐幾日?因此必然要對這些大戶下手,試問先生,在此情形下,士紳大戶還會向著我們嗎?他們不向著咱們,咱們又哪來民心可用?更何況在他們眼裏,咱們的身份可是存疑的!”

周士相竭力解釋,差點就指宋襄公可不是什麽南明永歷朝廷任命的羅定知州,而是落草為寇的土匪!士紳聽命於官府不假,可他們如何會聽命於土匪!

在他看來,宋襄公試圖通過拉攏士紳大戶來達到奪取民心的目的,未免一廂情願了,甚至可以說是愚蠢至極,壓根沒有意識到他們還並未徹底控制羅定城!將希望放在一幫隨時都可能反咬過來的士紳身上,豈不是將脖子洗得幹凈等著人家來砍嗎!

宋襄公聽了無語,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些糊塗了,嘆口氣,道:“卻是我糊塗了,不過我們只是向他們借些糧食而矣,他們未必就敢和咱們翻臉,多半還是要聽咱們的,只要他們眼下聽咱們的,這民心就在我們這邊,還是能利用的。”

“狗急了還咬人呢,換作先生,家裏的糧食被咱們美其名曰借來,實際就是搶來,先生心頭就樂意?就沒有想法?”

周士相從來不相信地主和商人會是善良的階級、是一個被壓迫而不會反抗的階級。

宋襄公卻道:“沒有外力,他們是不敢亂動的。”

“這我承認,只要清軍不打過來,這些人便不敢輕舉妄動。不過先生有想過沒有,一旦咱們有了兵馬,首先就要應對清軍的進攻,攘外必先安內,倘若咱們帶兵出去,這幫士紳大戶卻在後面生亂,那這仗還用不用打了?”

宋襄公沉默不語,兵馬在外,後方生亂的後果是什麽,他自然是清楚的。

“為免日後生亂,我以為不但無須對這些人客氣,更應該對他們狠些!”周士相目露兇光,“照我說,只有死人不會給咱們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