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構架

制作出來的這3000套成衣並不是周士相前世常見的那種軍服,而是沿用了明軍固有的軍服式樣,不過在右臂上面用黑線繡了“太平軍”三字。

這種布甲軍服比棉甲要輕,透氣性也更強,對於太平軍這一支短期內必然是在南方作戰的軍隊肯定是最適宜的,真要弄些又厚又重的軍服出來,恐怕士兵們反而要怨聲四起。

周士相也沒有別出心裁設計什麽新式軍帽,依舊是沿用南明軍隊常見的鬥笠式軍帽,帽身以竹子和布編成,帽頂上方插有系有紅綢的尖頂,看起來倒也威風。

其實周士相倒是想為士兵們都弄一頂鐵盔戴戴,如此就可以在戰場上減少頭部受傷的概率,可是太平軍暫時沒那個條件制作上萬頂鐵盔出來,便只能暫時先用這種鬥笠帽子。

周士相誇贊了林萬福,也誇贊了泰達布行楊家那幫人,對於他們能在短期內就趕制出這批成衣表示很高興,也很滿意。又吩咐下去,給軍服司的500女工記一次嘉獎,如此這些女工便可以從設立在各地的公庫領取十斤大米和一斤豬肉或五個雞蛋改善生活。

林萬福打知道“女婿”要來後,便張羅了一桌酒菜,結果周士相並沒有留下吃飯,而是命人將這3000套成衣送到良字鄉給步軍左營換裝,又要他們抓緊制作下一批,同時把500雙軍靴的制作提上日程。

吩咐完這些事後,周士相便去永樂鄉公所察看本地移民的安置情況了。這讓林萬福很是失落,抱怨女兒肯定是沒把大帥伺候好,要不然昨“女婿”見了丈人這麽冷淡的,他還借著這次機會和“女婿”好好談一談,是不是把他調到縣城去弄個肥差,而不是在這軍服司裏成天做衣服。實在不行讓他去幹老本行,替太平軍公庫打理錢糧也成啊。自家“女婿”的事,他這老丈人難不成還能上下其手,敗“女婿”的家當不成?

見林萬福這麽失落,原羅定州城泰達布行的掌櫃楊萬全樂了起來,早在羅定時他就不恥林萬福的為人,為了點銀錢竟然把女兒送人當侍妾,再之後又為了自家小命把女兒轟出門,硬塞給周秀才,實在是恥為人父。現在倒好,周秀才壓根不理會他,看他往後還好意思老是擺幅大帥老丈人的臭模樣了。

當初周士相在羅定大抄士紳和大戶人家,又把這些人家全部裹挾帶走,楊萬全等人心裏不記恨是不可能的,不過經歷了新會保衛戰,楊萬全等人的心思多少也變化了些。最起碼這幾家人偶爾碰上的時候,不再罵什麽賊秀才,而是稱一聲周秀才了。

周士相一到永樂鄉公所,就叫公所的人把名冊和安置簿子拿來,一一細看了起來。移民安置一直是他很關心的事情,因為人口的多與少決定了香山的發展,也決定了太平軍的強與弱,更間接決定了周士相自己的命運。

在靈山鎮時,周士相就反復對部下強調人口、糧食、鹽鐵對於太平軍的重要性,三者又以人口最重。

太平軍前後從增城、順德、番禺以及新安北部一些鄉村往香山遷移了3萬余人,這當中只有數千人是主動願隨太平軍走的,其余的都是被強行遷移,或者說擄來更合適。當然,在對外宣傳上,太平軍都是強調這些百姓全部是自願跟隨的。

3萬多新移民的湧入迅速補充了香山急缺的勞動力,使得大量因戰亂而拋荒的土地得到耕種,同時也為太平軍提供了大量後備兵源。

新移民是按照太平軍後營模式進行安置的,其中一半的人口安置在了前山寨,組建了20個新村,統一由前山寨鄉公所進行管理。

前山寨鄉公所是香山縣十幾個鄉最大的一個鄉,若論面積,足以超過周士相前世的珠海市。不過面積大是大,但前山寨的人口加上這些新遷來的移民也不過才3萬多人,這點人口還不及一個下等縣。而全香山縣的人口加起來也不到十萬,所以3萬多新移民的湧入並沒有引發本地人與外來人口在土地歸屬上的沖突。香山境內現有耕地完全可以消化這些移民。

永樂和長寧這兩個鄉是香山縣內最支持太平軍的兩個鄉,這得益於當初鐵毅在這兩鄉搞的十幾起滅門慘案。

正是這十幾起滅門慘案,才使得永樂鄉和長寧鄉的地主士紳被連根拔起,宗族勢力也被一掃而空,使得當地給地主家當佃戶的貧民百姓從此得以解除捆在身上的人身枷鎖,也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農民最重眼前利益,得到利益之後他們便會想方設法保住,因此在嘗到太平軍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後,永樂和長寧兩鄉的青壯對報名參加太平軍十分踴躍。報名人數達到了3000多人,最終有近2000人加入太平軍,這也導致這兩個鄉的農民家家都成了太平軍軍屬,享受和後營組建的那些村子相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