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保衛開封(第2/3頁)

之所以只要知府、同知以上官員留家眷在京為質,而不是連縣令這一級也要留質,倒不是順治對於那數以百計的漢人知縣十分信任,而是因為北京養活不了太多人。幾百個縣令背後就是幾萬乃至十數萬以上的龐大家眷,這個數字比在京的滿州人口都多,北京連滿州人的旗餉都快發不下去了,又哪裏負擔得起這額外多出來的十幾萬人。故而,縣令這一級被排除在外,只以同知為界。同知以上官員畢竟人數少,他們的家眷不過一兩萬人,想辦法總能安置得下。

沒有氣節可言的趙誠信就這麽因為一家老小的性命,在歸德這座孤城做起了大清的忠臣。也算他命好,忠貞營缺少攻堅力量,打不下歸德,這才放著這根釘子不拔。換作是更南邊的太平軍過來的話,只怕一個時辰就能把城墻給炸塌了。

原以為開鄭戰事會很快結束,到時開封那邊會派援軍過來,沒想到,開鄭的戰事竟是持續了幾個月。雙方大小打了幾十仗,卻還是沒有分出勝負。趙誠信愈發著急,一方面擔心開封那邊會戰敗,另一方面又擔心城外的忠貞營十幾萬人馬會咬牙攻破歸德。這段日子,他在城頭看的清楚,城外不時有打著各色旗幟的寇兵經過,甚至有一次他還遠遠的看到了好像是一面王旗的大旗。

因為害怕,趙誠信不敢往城外派出探馬,所以他不知道外面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城內也是人心惶惶,守城的綠營將領們議論紛紛。趙誠信很怕這些綠營會突然造反開門投降,就在這個時候,江南右提督庫恩布大人卻帶著上萬援軍趕到,如何不讓他驚喜交加!

這一下,歸德有救了!

趙誠信激動的不顧身份,當著全城士紳和江南右全軍將士的面,給江南右提督庫恩庫大人磕了一記響頭,以感謝對方拯救歸德數萬軍民的壯舉,也感謝地方拯救自己和一家老小性命的大恩。

趙誠信是有指望了,也有了信心,可唐三水卻茫然的很。消息已經很明確了,李來亨帶領忠貞營主力早已離開歸德,往寧陵、民權一帶轉移了。而寧陵、民權卻是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換言之,李來亨和那幫老闖將們帶著十幾萬人馬不顧一切的向北,向北,再向北了。

如果再不有所動作,忠貞營必定會全軍渡過黃河,那時,唐三水就是想追也不能了。

於成龍那蠢貨又一次來到提督大人的營帳,懇求唐三水趕緊發兵攻打忠貞營,要不然,就遲了。

吳重山那邊,人雖沒有進城,可每日裏“滿蒙大兵”們在城外縱馬馳騁,看著就叫人發沭。

趙誠信卻不想庫恩布大人去寧陵,因為他還指著對方替他守住歸德呢。

一封從開封緊急送來的信還是讓唐三水不再猶豫,決定去寧陵。

信是大清的輔政大臣、欽差少保鰲拜親自書寫的,且是以漢文書寫。

信的內容只有一個,鰲拜希望唐三水能夠馬上率領江南右全軍向寧陵、民權進發,無論如何也要拖住忠貞營。而他本人則將率八旗主力和吳三桂的關軍做決死一戰。鰲拜在信中告訴唐三水,他已向朝廷保舉他為直隸總督,若江南右軍能夠成功拖延忠貞營渡河,那直隸總督定然就是他唐三水。

信使是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從開封潛來的,據信使說,沿途盡是忠貞營的兵馬,而他們的方向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黃河渡口。

直隸總督,這個原先清廷並沒有設立的督撫要職,突然從天而降,砸在自個腦袋上,讓唐三水愕然之余,也有幾分竊喜。

直隸是什麽地方?是京畿!

要是自家做了清廷的直隸總督,豈不是就如齊王殿下所希望的那般,成了大清朝的國之重柱?

鰲拜的要求既過份,也不過份。過份的是他沒有一兵一卒能夠增派給唐三水,不過份的是,鰲拜只是讓唐三水拖延忠貞營渡河,並不是讓他阻止忠貞營渡河。這件事的風險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百盤思量之後,唐三水豁出去了,去寧陵,搏一把,看看自個是不是有總督大人的命。

命令下達之後,江南右軍各部立即向寧陵出發。臨走前,歸德的存糧被他們強行帶走了一半,趙誠信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只是暗自祈禱忠貞營那幫大寇趕緊過河,這樣就不用擔心歸德了。

江南右軍還是慢了一步,他們趕到寧陵時,李來亨已經去了民權。雙方都在搶時間,一個急著過河,一個則是急著不讓對方過河。

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發生了,負責左路軍的王光興借口傷亡太大,軍中無糧,突然率部離開,聲稱他王光興不去北京搶大富貴了,他要回湖北。王光興帶走的不僅是他自己的人馬,還帶走了忠貞營另外一些人馬,總計三萬余人。王光興的這一舉動,立時就讓左路軍陷入分裂,搶奪考城渡口的戰略目的也隨之破產。近十萬忠貞營人馬一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