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逆我者亡

孔胤植就是上任衍聖公,也是現任衍聖公孔興燮的父親,偽順治三年的時候死在了北京的衍聖公府。孔興燮繼任衍聖公後,並沒有呆在北京,而是回到了曲阜的孔府,原因在於他父親降清時天下大勢還不明郎,清廷是否能徹底擊敗明朝還是個未知數。而孔興燮接任衍聖公後,明朝雖然新立永歷,但江南江北主要省份幾乎都已淪陷,清廷坐穩江山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所以他才立即從北京趕回曲阜。畢竟,相對於北京的衍聖公府而言,曲阜孔府才是孔家真正的勢力及影響所在。

孔興燮也真是得了其父孔胤植的“真傳”,也得了孔府千年立世不倒的“真經”,在滿清尚擁有北方數省的情況下就巴巴派弟弟孔元貞前來鎮江,這行徑和孔胤植當年早早就出朱示,供奉大順永昌皇帝龍位如出一撤。

不過相較父親孔胤植,孔興燮還是保守了些,沒敢在孔府門口設香案,直接宣布歸明,而是秘密遣使,畢竟太平軍離曲阜最近的兵馬都在幾百裏外。

孔興燮的心思自然瞞不過周士相,這人現在就是兩頭下注,明朝贏了,他早早就派弟弟來表達歸順之意,新朝這邊肯定會善待他孔興燮。要是清朝沒輸,他依舊是大清的衍聖公,就算清廷知道他和南邊聯絡過,也不會要他性命,反而會安撫於他。畢竟曲阜孔家可不單單是衍聖公,更是大成先師的繼承者,也是天下士紳的表率。動了他孔興燮,就是和天下儒生做對,清廷再愚蠢也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只可惜,孔興燮遇到的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的一張熱臉貼到了周士相的冷屁股上。周士相根本不重視,也根本不會再承認曲阜孔府以及這個所謂的衍聖公。在他的計劃中,曲阜孔府將會被連根拔起,從此世上再無衍聖公。

徐應元雖說這幾年已經被周士相的種種“奇論”給洗了腦,但事關孔聖後人,事關曲阜孔府,他難得清醒苦諫周士相,認為絕不能廢儒,更不能不承認衍聖公。不然的話,不管南方還是北方,天下間所有的讀書人都將不會支持大明,甚至於皇帝及朝堂上所有的文官也不會支持周士相。

強烈反對的同時,徐應元倒是提出一個方案,那就是將來北伐成功後,可以將衢州南孔重新遷回曲阜,以南宗代替北宗這個軟骨頭。

所謂的南宗,指的是孔子第四十八世孫襲封衍聖公的孔端友在金軍占領中原後,親率族人隨高宗南下,賜家於衢。宋亡後,偽元忽必烈讓孔氏後裔由衢州遷回山東,衢州孔洙以其先人在衢為由不去山東,並且願意讓爵給山東孔氏(北宗),從此南宗徹底定居衢州。明滅蒙元後,南宗這一支世襲五經博士。

徐應元這個方案看起來十分的穩妥,並且更易得人心,因為孔氏南宗相比北宗幾無汙點,讓他們代替北宗,無疑能夠樹立曲阜孔府的正氣和氣節。這個方案的背後,則是徐應元所堅持的不可廢儒。

周士相聽了有些心動,這個時代畢竟不是他的前世,儒家思想對於人心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不管是朝堂還是鄉野,孔聖這兩個字有著遠超過皇帝的威望。更重要的是,所有讀書人,或者說每一個識字的人,理論上都是孔聖門人,是儒家弟子。因此他想徹底廢儒,革新政治,建立新學,等同與天下讀書人做對。中國歷史上,還沒有人敢做這件事。唯一做的那位,身死之後立即被反攻倒算,以至汙名數十年。

對於儒家思想,周士相雖是秀才,可實際也是半吊子,理解得並不深。可他很清楚,現在這個時代的弊端百分百都是由儒家思想延伸而來,諸如民間的宗族、朝廷取士的科舉,治國理念、士紳特權等。

儒家就是個筐,什麽都往裏裝。兩千年來,這個筐裏裝的不再是孔子原先的思想,而是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理念。

統治階級的利益必然損害百姓利益,儒家需要統治者支持,必然就要為統治者服務。由此,這門學說已經扼殺了漢族的創造性和開拓性。至少,在眼下,已經徹底成了束縛明朝向前發展的枷索。

周士相要改革科舉,要立新學,要以新學取士,更要培養新的軍功階層,將漢族被打斷的脊梁重新接起來,使之能夠重新傲立東方,並且在這個大航海已經到來的時代和西方人爭奪,那麽就必須廢儒。因為儒家已經和這個時代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將其徹底廢除,那麽周士相做的種種措施,都不過是在腐爛的地基上砌墻補洞,哪怕勉強建立起一座大樓,未來,總還是要塌的。

這個世上,有背叛階級的個人,卻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

已經取得統治權的儒家中,可以出現幾個“離經叛道”的,但卻不可能所有人都背棄帶給他們地位和利益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