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二章 離宮開府(第2/2頁)

鬼方上下不到兩萬人,就算劃給莊園,面積也不會太多,相較於帝國千萬百姓,區區兩萬人的賦稅,不值一提,但是卻顯示了皇帝的皇恩浩蕩。

袁崇尚從一開始就顯得十分緊張,這次事件中,他犯下了欺君之罪,但是卻也立下了功勞,他不知道如今喜怒無常的皇帝陛下會如何處置他。

等到郎毋虛將皇帝的處罰宣布之後,袁崇尚才松了口氣,皇帝顯然對袁崇尚還是網開一面,不過卻也是罰俸兩年,其總督之位也被剝奪,雖是如此,但是皇帝顯然也明白安邑當前的形式,不宜調動袁崇尚,所以依然讓袁崇尚暫代安邑總督之職,以觀後效。

袁崇尚心下輕松之時,卻也是對楚歡十分感激。

他在官場混跡多年,當然明白其中的關竅,楚歡並沒有失信於自己,在皇帝的旨意中說的很清楚,袁崇尚雖然犯下大罪,但是安排妥當,部署周密,一舉粉碎了天門道的陰謀,功勞甚巨,所以才會從輕發落,袁崇尚當然知道所謂的功勞甚巨,肯定是楚歡幫了自己一把。

只是旨意最後,卻是讓袁崇尚和楚歡等人有些吃驚,皇帝的旨意,楚歡盡快安置鬼方,此事一了,立刻返京述職,而清點黃家資財的事務,轉交給戶部左侍郎代為處理。

楚歡雖然有些吃驚,但是卻並不反感,事實上他對於處理賬務這等繁瑣之事,實在沒有什麽興趣,而且正如他之前所料,正要將黃家的資財徹底清理出來,那可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事情,黃家的資產遍及整個安邑道,如今還只是在清算太原這裏的資產,此事繁瑣無比,交給本就是出身於戶部的郎毋虛,倒也是楚歡十分願意的事情。

不過皇帝派來郎毋虛接管這些事務,倒是讓楚歡有些驚訝,想來皇帝對郎毋虛竟是有幾分看重,將如此要務交給他來打理。

郎毋虛自然也是掩飾不住滿面春風,倒不是因為接下了肥差,而是皇帝的重用,讓他十分的得意,需知他本是漢王黨的人,甚至一度是安國公的心腹,但是後來卻通過楚歡,轉投到了齊王門下,如今安國公一族灰飛煙滅,漢王更是瘋癲,郎毋虛卻依然穩坐戶部左侍郎之位,甚至得到皇帝重用,這怎能讓郎毋虛不得意。

他不單得意皇帝的器重,更得意於自己的睿智,能夠在最危險的時候,棄漢王轉投齊王,郎毋虛只覺得自己的政治智慧當真是了不得,自己當初若是糊塗一些,現如今肯定已經跟著安國公陪葬。

郎毋虛本就是安邑道的人,此番回來安邑,算得上是回歸故鄉,郎家在安邑道算的上是一個豪族,雖然比不得黃家在安邑道威風八面,不過卻也有些人脈,郎毋虛對自己能處理好楚歡留下的事務,那是充滿了信心,而且返回故鄉,卻也有一種榮歸故裏的滿足感。

接風宴後,郎毋虛與楚歡一同返回太原行轅,郎毋虛也是京官,來到太原,自然也是要在太原行轅駐足。

行轅早已經收拾好郎毋虛的住處,郎毋虛卻不急著歇息,酒宴上多飲了幾杯,頭腦興奮,硬是湊在楚歡身邊,滿是溜須拍馬之詞,他只覺得皇帝對他重用,是看在齊王的面子上,他也確實將自己當成了齊王黨的一員,而他更明白,楚歡雖然入朝為官不久,但是至少在齊王黨的資歷和分量,比自己要高得多,自己想要在齊王黨站住腳跟,楚歡是必須要牢牢拉攏。

楚歡知道郎毋虛的為人,那些溜須拍馬之詞,左耳進,右耳出,反倒是郎毋虛提到京中的事情,卻是讓楚歡來了精神。

“楚大人有所不知,聖上已經準備為齊王殿下設府。”郎毋虛眼中閃著光,“或許用不了多久,殿下就可以出宮入府了。”

“出宮入府?”

郎毋虛點頭笑道:“正是,太子殿下和漢王很早就開府,殿下一直在宮中,雖然當年聖上賜封殿下為齊王之時,建有齊王府,但是殿下卻一直沒有入住,也沒有正式開府。這一次已經有言官上奏,殿下年滿十八,早已過了開府年紀,此時已經可以離宮開府……只是聽說皇後娘娘放心不下殿下,並沒有同意,不過我離京的時候,已經得到風聲,聖上似乎已經準備讓殿下離宮開府了。”

楚歡目光閃爍,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