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三章 奇貨可居(第2/2頁)

楚歡並不賣關子,叫了孫子空進來,孫子空手中端著一只小瓷碗,裏面正是放著楚歡昨日提煉出來的新鹽,示意孫子空將新鹽送到老太爺面前,老太爺還有些迷糊,不知道楚歡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見得碗裏的東西細若沙,白中帶青,還真是從未見過。

“老太爺,你可以沾一點嘗一嘗。”楚歡笑道:“你猜猜這是什麽?”

杜輔公已經背負雙手靠近過來,瞅著碗裏的新鹽打量,老太爺探出一根手指,蘸了一些在手中,隨後放入舌尖,眯著眼睛品了品,很快,臉上就顯出驚訝之色,再次探出一根手指,這次蘸的多了一些,放入口中,閉上眼睛,嘴唇動了動,陡然間睜開眼睛,失聲道:“這……這是從何而來?”

杜輔公見得老太爺一臉震撼之色,知道這碗裏的東西非同小可,不等楚歡說話,自己也蘸了一些,放入口中,嘖吧了幾下,饒是他滿腹經綸,此時也顯出駭然之色,失聲道:“這……這是鹽!”

楚歡拍手笑道:“杜先生說的不錯,這就是鹽!”

老太爺已經急道:“大人,這是從何處而來的鹽?老夫從沒有見過這種顏色的鹽巴,是從關內弄過來的?”他雙眼眯起,一臉迷茫:“這好像……不是海鹽,但是味道……味道並不比海鹽差!”

楚歡點頭道:“老太說的不錯,這不是海鹽,也不是出自關內,至如顏色,這是剛剛出來的新鹽,過上幾日,青色會褪去不少,會漸漸泛白……!”

“不是海鹽?”杜輔公摸著胡須,納悶道:“湖鹽和井鹽我也是見過的,可都不是這個樣子,而且味道……也沒有大人這鹽純!”

楚歡看著老太爺,問道:“老太爺,這種鹽,如果讓你售賣,你覺得大概能買到多少一斤?”

老太爺想了想,伸出三根手指頭,“一斤三百文!”

楚歡一怔,“三百文?”

“商人做買賣,講究的是奇貨可居。”老太爺解釋道:“朝廷控制食鹽的生產和調運,這食鹽的生產成本並不高,但是誰都缺不了,朝廷要安民生,價錢制定的不會太高,至少能讓老百姓都能吃得起鹽,即使如此,其中的利潤也是十分龐大。若是天下相安無事,倒也沒什麽,可是一旦亂起來,這食鹽就成了最不起眼卻又最為緊要的東西,鹽道一斷,食鹽供應不足,大夥兒又缺不了,那麽價錢便是連朝廷也難以控制的。以前從關內運來的那些海鹽,鹽質極差,太平無事的時候,也能賣出近百文,如今西關百廢待興,什麽都缺,那價錢就更了不得,以前不到一百文,如今已經是一百四五十文……大人這新鹽的鹽質,十分純粹,乃是上等的精鹽,如今要在西關的市面上售賣,三百文也是很容易脫手的……!”

楚歡微微頷首,道:“我相信三百文一斤,西關也能賣出去,不過西關能夠買得起這種鹽的畢竟不多,而且我也並不想以西關為主要的銷售市場……老太爺,你說這種新鹽,運到關內,能不能賣得出去?”

“當然可以。”老太爺毫不猶豫道:“關內也不是不缺鹽,前陣子老夫還打聽過,天門道的反賊已經占據了東海道十之七八,整個東海道幾乎都要淪陷,帝國的海鹽,主要出自東海、江淮和福海三道,這三道頻臨大海,是帝國海鹽的產地,東海和江淮遍布天門妖人,雖然還有些鹽場控制在朝廷手中,但是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運鹽,有天門妖人的騷擾,產鹽的數量也是大大降低……如今只有福海道還保持著帝國的食鹽供應,東海和江淮產出來的食鹽,不足從前的十之二三……!”嘆了口氣,撫須道:“這時間長了,到時候不僅僅只是西北缺鹽,關內恐怕也會出現鹽荒,如果朝廷不能迅速平定東南的叛亂,等到後來,賊勢日盛,恐怕就只有福海道支撐帝國的食鹽,可是僅靠福海道,又豈能供應整個帝國所需?”

楚歡眼睛微亮,“老太爺的意思是,這種新鹽如果進入關內,會有很大的市場?”

老太爺正色道:“不說三百文,如果價格定在兩百文至兩百五十文之間,這種新鹽在關內必然會十分搶手……!”隨即狐疑道:“大人,這種新鹽,能有多少?如果只是為利潤,數量又不多,並不需要買到關內,在西北就能以高價賣出。”

楚歡嘆道:“關鍵是數量太多,我只怕僅僅西北三道吞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