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七章 人心難測(第2/2頁)

“肖恒奉叔父之命,前來拜見楚督,冒昧打擾,還請楚督見諒!”肖恒等楚歡坐下,自己也不敢立刻就坐,而是拱著手,客客氣氣,顯得異常的恭敬。

楚歡含笑道:“坐下說話。肖公子,咱們都是朝廷的人,自家人,也就不要說這些見外的話。倒是本督有些公幹,與手下的官員商議均田令實施的具體方法,事情太過復雜,所以讓肖公子久等了,你可不要怪本督接待不周啊。”說完,哈哈笑起來。

肖恒只覺得楚歡那爽朗的笑異常的陰險,心中冷笑,暗想什麽均田令,你是與部下在商議攻打北山的軍務,當真以為我不清楚嗎?臉上自然是不敢表現出來,微笑道:“楚督公務繁忙,日理萬機,可要保重身體啊。均田令之事,叔父也是聽說過,誇贊楚督這是造福於民,功在千秋,叔父甚至還說,等他手中的事情忙完,還要親自前來拜會楚督,了解一下均田令之事,也準備在北山實行,造福於民。”

楚歡搖頭笑道:“其實均田令未必適合北山,西關是因為戰後大片田地荒蕪,有許多無主荒田,所以才能收歸官有,然後平均分配給百姓,讓他們有田可耕。北山沒有經過戰火,田地得以保留,官田並不多,就算將官田均分出去,也無法滿足北山百姓的需要。不過肖督若想整頓北山的土地,增加賦稅,倒不妨實行檢地,去測算一下那些士紳豪族的田產,本督可以保證,他們手中的田產,比登記在冊的定然要多出數倍,只是為了逃脫賦稅,所以瞞報土地數量而已!”

肖恒感嘆道:“楚督一語驚醒夢中人,這當真是好法子,肖恒回到北山之後,一定向叔父稟明,叔父也一定會感謝楚督的指點。”

“都是自家人,就不要客氣,如果不是將你們當成自己人,這些話本督也不會說,被人知道,可是有人會說本督是插手北山的政務了,哈哈哈……!”楚歡爽朗大笑,肖恒聽到他說“自家人”,就覺得心驚肉跳。

楚歡笑過之後,終於問道:“對了,肖督最近可好?”

“叔父身體還行。”肖恒嘆道:“只是近日來,心情憂郁,情況不是很好。”

楚歡“哦”了一聲,問道:“難道肖督遇到什麽麻煩事?”

“人言可畏啊。”肖恒苦笑道:“楚督,你可聽人說過,北山軍陳兵邊境,準備趁虛攻打西關?”

楚歡怔了一下,若有所思,終是搖頭道:“這些話本督不相信。”

“你若不相信,又怎會準備報復?”肖恒心中暗想,卻還是一臉唏噓道:“楚督睿智英明,自然不會聽信謠言,但是愚民百姓,卻最容易受到蠱惑。”

楚歡問道:“對了,肖督調動上萬兵馬,陳兵北山和西關的邊境,此事應該是真的吧?本督得到了軒轅將軍的奏報,一開始還不相信,不過後來倒是確定有這麽一档子事。本督確實不相信肖督會如此糊塗,只是……肖公子,肖督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肖恒嘆道:“楚督,叔父從沒有一絲一毫的進犯之心,都是大秦的土地,都是大秦的兵馬,北山軍怎麽可能攻打西關?那豈不是荒謬絕倫?實在是叔父擔心楚督出征之後,西關境內會出現大規模的匪亂,同是朝廷官兵,叔父與楚督又是情投意合,所以叔父擔心西關的局勢。其實叔父不止一次說過,楚督年輕有為,魄力十足,有楚督在西北,西北振興是遲早的事情,他老人家調兵邊境,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聲援楚督,同時也是為了震懾西關的群寇!”

楚歡一副恍然大悟之色,“原來如此。”

“叔父以為,北山軍是朝廷的兵馬,西關軍也是朝廷的兵馬,大家都是大秦的官兵,楚督親自出征討伐叛亂,甲越二州的兵力未免空虛了一些,叔父也知道西關的盜賊眾多,唯恐這些人見到楚督出征之後,後方空虛,會有蠢蠢欲動之心。”肖恒一臉誠摯道:“所以叔父冒著被人造謠的危險,還是出兵邊境,目的就是讓那些居心叵測的流寇土匪心中明白,雖然楚督走了,但是朝廷還有兵馬隨時可以剿匪。楚督,實不相瞞,出兵之前,許多官員都是極力反對叔父出兵,他們就怕最後會鬧出誤會,會讓楚督這邊以為北山軍要趁虛侵擾西關,但是叔父卻是力排眾議,他說楚督是朝廷的官員,出兵平叛,是為了效忠朝廷,他不能因為怕人誤會,就坐視不顧,叔父還說,楚督睿智英明,別人不明白他的心,楚督一定是理解的。”

楚歡長嘆一聲,道:“肖公子,聽你一番話,茅塞頓開,本督一直不相信肖督會如此糊塗,但是卻百思不得其解其中原因,現在是終於明白了。”感激道:“肖督一片維護之心,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