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九章 一針見血(第2/2頁)

楚歡若有所思,西門毅道:“今日酒宴之上,你沒有繼續說下去,那是給自己留了道路,如果今日在酒宴之上做出決策,恐怕你在西北犯的過錯,又會重演。”一個轉身,背靠門欄,“均田令是你高明的手段,若是條件許可,或許真的是一條坦途,可是如果施行均田令的條件不成熟,甚至是拖泥帶水,那麽施行均田令,所導致的後果將會適得其反。”

楚歡一時間還沒有體會過來,西門毅自然看出,淡然一笑,解釋道:“原有豪強地主沒有摧毀,在此基礎上施行均田令,非但會讓地主豪強反感甚至厭恨,而且還會因為土地加劇豪強與農民之間的矛盾,此種情況下,官府將會倚重誰,又或者說,該偏向誰?均田令,自然是要讓百姓獲得土地,從一開始就是要收攬農民之心,那麽一旦出現問題,如果不偏向農民,必然就會讓農民生出仇隙,可是一旦偏向農民,必然會讓豪強士紳心存怨恨,在沒有摧毀士紳豪強勢力的情況下,一旦這股勢力與官府為敵,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泛出古怪笑容,“楚總督,你在施行均田令的時候,可曾想過這一點?”

楚歡張了張嘴,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今日的通州,雖然在你的掌控之中,可是你采取的策略,卻是安撫通州士紳。”西門毅緩緩道:“如果楚總督心裏下定決心,想要拉攏通州士紳為己所用,今日赴宴,我無話可說,也便是說,楚總督也就沒有打算在通州施行均田令。可是如果楚總督既想拉攏這些士紳豪強,卻又想著在通州準備施行均田令,那就是重蹈覆轍,如果此後一直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等到某天巖漿爆發,楚總督恐怕要自食惡果,所領之處,處處狼煙。”

楚歡聽得西門毅這樣一分析,背心冒汗,均田策是魏無忌獻上來,魏無忌對於均田策的具體實施有著極為詳細的研究,也正因如此,在魏無忌的條例指導下,楚歡才能夠在西關十分順利地施行均田令,可是現在回頭去看,魏無忌顯然對這深層的隱患並沒有清晰,而楚歡對此更是沒有察覺,在西關施行均田令,擁有天時地利等因素,但是如今在通州,環境顯然不能與西關相提並論。

西門毅見楚歡眉頭緊鎖,悠然道:“你若想施行均田令,就該借此機會,羅織罪名,大力打壓通州士紳,甚至是借此機會,給予他們致命的摧毀,既然沒有這樣做,均田令就不可能在通州施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既想拉攏地方士紳,又想施行均田令收攬民心……!”搖了搖頭,長嘆道:“算盤打的好,只恐怕最後連自己也要算進去。”

楚歡肅然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西門先生,依你之見,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何去何從?”西門毅笑道:“楚總督怎會詢問我?這該是你自己決定,你既然入關,就已經是存了爭霸天下之心,莫非楚總督入關之前,根本沒有想過以後的道路該怎麽走?莫非你就想憑借幾萬西北鐵騎,縱橫天下?”嘿嘿一笑,道:“說到這裏,我倒是奇怪,楚總督打的什麽旗號爭霸天下?反抗暴秦,倒也是名正言順,只可惜還不是最好的旗號……!”靠坐在門欄上,扭頭去望天上彎月,緩緩道:“聽人說,楚總督聲稱秦國暴虐,如今的定武皇帝殘暴不仁,連自己的兄弟也不放過,嘿嘿,不放過自己兄弟,這一條,可當真能讓天下人信服?天下又有幾人知道定武皇帝殘害兄弟?若是別人說你只不過造謠中傷,又該如何?”

楚歡神情更加凝重,西門毅悠然道:“反倒是許多人知道,定武皇帝擔任監國之時,在京城處理政事,卻是井井有條,而且懲辦了許多的貪官汙吏……對了,這在楚總督看來,不過是定武皇帝排除異己,鏟除齊王黨,不過天下人可不明白這些,他們只看到定武確實懲辦了一大批奸黨,那可是深得人心……瀛元殘暴不仁,生靈塗炭,這卻不代表定武也會如此,而且定武現在的表現,似乎是要勵精圖治,或許許多人都已經對新的皇帝生出了祈盼,對天下黎民來說,如果新的皇帝真的能夠勵精圖治,讓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又何必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去謀反作亂?”嘿嘿一笑,擡手摸著下巴,盯著楚歡的臉龐打量一番,“反倒是楚總督,如果天下人都覺得新皇帝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你卻率領西北軍出兵攻打,不知到時候天下人心在誰那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