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為什麽是1939年?(第2/2頁)

另外,有色金屬的儲備工作也要從20年代開始。和石油一樣,有色金屬資源也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短板。幾乎所有的有色金屬德國統統缺乏,而沒有這些有色金屬,德國的軍事工業在戰時就要遇到大麻煩。

而儲備有色金屬還不僅是花錢購買的問題,有時候還需要到國外去找礦。在赫斯曼的記憶中,奧地利有歐洲最大的鎢礦,捷克有比較豐富的錳、石墨和鈾礦——捷克的鈾礦早就被發現並且開采了,不過不是用來制造核武器,而是當成瓷器的著色劑使用。赫斯曼準備找個機會收購那裏的鈾礦,然後將每年生產出來的鈾礦石都儲備起來。另外,比屬剛果也擁有豐富的鈾礦資源,據赫斯曼所知,那裏的瀝青鈾礦在1921年起就被人開采利用了。比屬剛果的鈾礦,也是必須要想辦法弄到手的……

等到奧托·哈恩和麗澤·邁特納發現了核裂變現象,這些東西可就有大用了。

所以,在未來的幾年裏。工業促進委員會需要拿出大量的資金進行投資,手頭絕對不算寬裕,只能把有限的資金投給最需要的部門。

“1939年?為什麽?”總參政治處的處長辦公室裏,庫爾特·馮·施萊徹爾上校,翻看著赫斯曼剛剛擬定好的石油和有色金屬儲備計劃——這份計劃將在1921年度的工業促進委員會工作會議上通過。而施萊徹爾上校在如今的總參謀部裏算是個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工業促進委員會、軍官聯合會、航空委員會等等的都有他一份。赫斯曼擬定的計劃要得到通過,就必須取得他的支持。

“這一年有什麽特別?”施萊徹爾擡頭看著赫斯曼,“石油、鋁、錳、鉻鐵、鋅、鉛、銅等等的儲備,還有那個什麽鈾的儲備,還有人造汽油工廠,都要求在1939年8月31日前完成。你能告訴我1939年9月1日是什麽日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