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貨幣戰爭(十一)(第2/2頁)

赫斯曼看了眼沙赫特博士。沙赫特點點頭,“實行和英鎊或美元掛鉤的貨幣政策是必須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向外國貸款用來償還賠款。”

他的這個方案和艾伯特政府現在提出的方案沒有什麽區別,而赫斯曼對此也不滿意。

“我們不應該用貸款去還賠款。”赫斯曼道,“我不贊成這個方案,我認為應該用實物進行賠償。從英國借來的貸款可以作為發行新馬克的保證。

同時,我們再通過發行長期債券籌集資金,用於開采煤炭、木材,生產鋼鐵、鋁、船舶、飛機、汽車、水泥和石油制品。然後再把這些東西交給法國、英國、比利時、盧森堡和意大利。”

“我們為什麽要這樣幹?”希特勒顯然不明白赫斯曼的想法。

“我要把生產能力和就業機會留在德國。”赫斯曼解釋說,“為了交付那些東西,我們就要發展我們的生產,建設新的工廠、礦山,使用更先進的機器設備,雇傭和訓練更多的工人和工程師。這會增加我們的力量,同時還會讓我們的敵人失去一些工業生產能力。”

生產煤炭、鋼鐵、鋁、船舶、飛機、汽車和石油產品的能力,在1939年後就會變成戰爭能力!

所以每年多生產一億英鎊或是一點五億英鎊的重工業產品送給法國人比起直接給黃金、外匯要劃算得多,而且在道理上也站得住腳。

因為英法盧比這些國家在戰爭中損失的又不是黃金,他們損失的是固定資產和各種物資。現在德國賠償可以用來建設固定資產的東西和物資,完全合情合理。

而且赫斯曼還有把握透過第三國際去影響英法的左派——人民失去的是生產、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帝國主義政府卻只想要把黃金從德國弄來放進中央銀行的金庫。這就是置民生於不顧的帝國主義啊!

“理論上是可行的!”沙赫特同意了赫斯曼的意見。“如果我們願意向英國投降,英國人會支持這個方案,因為這對他們也有好處。以後德國工業所取得的貿易順差,都會變成英格蘭銀行中的黃金儲備。”

“好吧,我也同意!”希特勒大聲道,“那麽我現在就回慕尼黑去發動革命。我一定要……”

“等等!”赫斯曼突然打斷了準備發表長篇大論的元首,他非常嚴肅地說,“希特勒先生,這次革命是為了妥協而非讓納粹黨上台……因為目前的德國不能經受內戰,更不可能去打一場世界大戰。納粹黨在慕尼黑革命之後,可以收獲的只有更多的國會議席。而身為革命的領導者,您恐怕要在監獄裏呆上幾天。不過我保證,您在監獄裏的生活會非常舒適的!”

“沒有關系,我不怕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