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以色列的“國社”(第2/2頁)

最後,希特勒和本·古裏安沒有設想過建立一個馬克思主義或是自由主義的國家。他們的“社會主義”或是“工人利益”,都體現在完善的社會福利之上,而不是公有制和國有企業。

所以,卡納裏斯將希特勒和本·古裏安混為一談,也就不算太古怪了。

“我想,你們一定已經被我的提議打動了,是嗎?”在互相介紹和寒暄之後,赫斯曼就直入主題了。

他知道真正的猶太復國主義者是無法拒絕赫斯曼的“好意”的,哪怕那些猶太金融寡頭對德國的“經濟排猶”恨之入骨。

“中將,您的提議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本·古裏安語調平穩地說,“您的提議可能會讓英國在目前的立場上後退……英國人可能會考慮用分治的辦法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一個猶太國家。我想,我們最後是不會需要你們提供島嶼建立‘臨時國家’的。”

本·古裏安的政治嗅覺和預見性也同希特勒不相上下。他本來不在倫敦,而在布拉格。在接到魏茨曼發來的電報後,就立即捕捉到其中的機會。因此乘坐漢莎航空公司的頭一班的飛機趕來了倫敦。

“是的,我也是這麽認為的。”赫斯曼笑著說,“猶太民族雖然沒有國家,但是卻非常強大,是值得拉攏的。你們本來只能寄希望與英國,現在有了第二選擇,英國自然會給你們更多的利益。但是你們必須先幫我們解決一個難題,這樣才有合作的可能性。”

如果猶太復國主義和德國合作——這聽起來仿佛天方夜譚,但實際上這種合作在歷史上就存在!希特勒一開始並沒有想過用屠殺的方式解決德國的猶太人問題。因為德國猶太人雖然占有了過多的經濟利益(主要在金融業的利益過大),但是他們的人口很少,只有五十多萬,不到德國總人口的1%。

限制一下,剝奪一些,融合一批,再趕走一部分就行了——這種程度的排猶在歐洲不是新鮮事兒,也算不得激烈。

相比之下,畢蘇斯基的波蘭在對待猶太人的時候手段更加嚴厲!因為波蘭猶太人數量太多,超過了430萬(歷史上是350萬,但是在波蘭占領右岸烏克蘭人,又順帶得到了幾十萬俄國猶太人),占到了波蘭聯邦人口的8.6%。

而且絕大部分的波蘭猶太人都生活在波蘭邦的土地上,占波蘭邦的人口比例超過了10%。實際上,猶太人不是德國的大問題,而是波蘭的大麻煩!希特勒在歷史上屠殺了250萬波蘭猶太人,倒是幫波蘭人解決了巨大的隱患……戰後的波蘭,是在沒有猶太人(剩下的大多去了以色列)的情況下建立的!

不過赫斯曼可沒有這麽好心去替波蘭人解決猶太問題——在他的設想中,400多萬波蘭猶太人完全是可以作為盟友存在的。

“中將,您的難題是指什麽?”本·古裏安問。

“《限制猶太人法》……”赫斯曼說,“對猶太人這不是讓人愉快的法案,我也不指望猶太復國主義發表支持的聲明。但是我希望大部分德國猶太人和歐洲的猶太科學精英們都明白,德國的《限猶法案》並不是針對他們的。我們仍然歡迎猶太科學家來德國。所以,我希望愛因斯坦教授可以去德國,擔任一個猶太科學家聯盟的主席。”

“我可以去德國。”愛因斯坦說,“以一個以色列人的身份!”

“好的。”赫斯曼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另外,我希望可以讓德國和猶太復國主義公開結盟……應該讓全世界都知道,《限猶法案》只是為了保障德國的經濟安全,德國對猶太人和猶太復國主義仍然是非常友好的。”他看著本·古裏安和魏茨曼,“能夠做到嗎?”

兩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大佬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魏茨曼點了點頭,古裏安說:“猶太復國主義不是走在一根結實的繩子上,而是在一根頭發絲上!所以我們不可能拒絕德國這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