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各種不想打仗

1932年5月12日淩晨,法國總理府,馬提尼翁宮內,燈火徹夜通明。會議室內,愛德華·赫裏歐政府的要員和法國陸軍的頭頭們濟濟一堂。雪茄煙和咖啡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濃郁到了嗆人的地步。

會議室的門突然被人推開,一陣清新的空氣湧了進來,然後就是一個神色慌張的總理府秘書快步走到剛剛上台不到兩天的法國總理愛德華·赫裏歐身邊,遞上了一份電報抄件。

肯定不是好消息!

所有人都在心裏這樣想。現在法國仿佛陷入了孤立,沒有一個朋友願意替法國出頭,還能指望什麽好消息呢?

“波蘭人表示:萊茵蘭地區自古以來就屬於德國,所以反對德軍進駐的理由並不充分……”愛德華·赫裏歐用沙啞的聲音念了個開頭,就沒有再讀下去的欲望了。

“自古以來”算啥道理?國際政治講這套?國際法講自古以來?完全胡鬧嘛!國際公法的基礎是條約,白紙黑字的條約!萊茵非軍事區是《凡爾賽條約》和《洛迦安保條約》規定的,什麽自古以來?這些波蘭人太不像話了,完全忘記是誰把他們扶植起來的了。

“總理先生。”愛德華·赫裏歐的親信,外交部長愛德華·達拉第這時說,“波蘭人的態度無關緊要,和蘇聯的合作才是和平的保證。沒有蘇聯,德國人什麽事情都幹不成。我們應該想辦法進一步拉攏蘇聯,甚至可以讓蘇聯成為國聯的常任理事國。”

“但是和德國打仗還是要靠波蘭人!”和畢蘇斯基關系密切的法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陸軍總監馬克西姆·魏剛上將插話說,“波蘭聯邦在一個月內能把陸軍的數量增加到300萬,6個月內能再動員300萬。這個數字甚至已經超過了法國!”

由於得到了右岸烏克蘭和立陶宛,這個時空波蘭的人口超過了法國,多達五千多萬,是歐洲大陸上的第三人口大國。而且波蘭聯邦自復國之日起,就同時面對蘇聯和德國的壓力。所以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動員體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裏動員起大量軍隊。

另外,波蘭國內民意(主要是波蘭族)對戰爭的支持力度,也遠超過法國。只要畢蘇斯基一聲令下,保管會有幾百萬熱血青年走上戰場。

“波蘭人毫無用處。”法國陸軍部長,約瑟夫·保羅-邦庫爾搖頭說,“全歐洲都知道,列寧的遺囑是一定要消滅白色波蘭!只要波蘭人對德國宣戰,蘇聯一定會站在德國一邊,怎麽拉攏都沒有用。那將是2.2億人打5千萬人,波蘭人必敗無疑……”

怎麽會是2.2億打5千萬呢?馬克西姆·魏剛愣了又愣,不是還有4千萬法國人呢,至少應該是2.2億打9千萬啊。

法國陸軍部長看著馬克西姆·魏剛,苦笑道:“上將,我想你很清楚4千萬法國人民是怎麽看待戰爭的。”

沒有人想打仗!至少現在是沒有幾個法國人想上戰場去和德國人拼命了……自從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厭戰的情緒就在法國和英國蔓延,而且愈演愈烈。

而這種情緒在法國政治上的反應,就是主張和平的“左派聖母”政黨掌握法國的時間越來越長,而想教訓德國人的“大右派”政黨在台上的時間越來越短。

在20年代的十年裏,右派的民族集團前後掌權的時間加起來還有6年,看上去挺風光的。而到了30年代,屬於右派的民主聯盟(由民族集團改組)在台上的時間只有區區14個月。剩下的時間,都是由左派控制政權,不是左翼聯盟就是人民陣線——其實就是換個招牌,都是一群白左政黨組成的。

後來某些歷史書上說什麽右派搞綏靖,縱容德國反蘇聯雲雲的,其實都是睜眼說瞎話。整個30年代的法國政壇基本都是一群熱愛和平的社會主義者在掌權。

他們這些左派是既不想反對德國,也不願意反對蘇聯。他們的對外政策,歸根結底就一句話:真的不想打仗!

而這樣的對外政策,也是這些白左政黨能夠在30年代長期把持政權的原因——不想打仗的法國人投票選出了不想打仗的法國政府,然後就是“各種不想打仗的政策”輪番上場。

所以法國人在30年代的拉攏蘇聯也好,綏靖德國也罷,還有花費巨款去修那條沒用的馬奇諾防線,其實都是為了不打仗而努力。

而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人,在打仗問題上的選擇和法國差不多。一樣不願意打仗,而且無論是左派工人黨還是右派保守黨,在這個問題上的意見基本一致,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丘吉爾了。不過在30年代初,他在政治上並沒有多少影響力。

“首相先生,意大利首相墨索裏尼來電,詢問我們對萊茵蘭事件的態度。”

唐寧街10號的會議室內,外交大臣約翰·西蒙剛剛通報了意大利的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