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各種不想打仗(第2/2頁)

墨索裏尼現在挺“乖”的,他現在正謀劃要入侵埃塞俄比亞,因而積極尋求英法的支持,在制定對外政策時盡可能和英法保持一致。

但是在外交上保持一致,並不意味著要派兵去和德國打仗。那可是打仗和神一樣厲害的德國啊!意大利領袖要有這膽子,現在早擼起袖子入侵埃塞俄比亞了,那裏還用得著看英法的臉色?

“我們的態度?”

可能是因為疲倦或是心情郁悶——因為首相當得很郁悶——麥克唐納的臉色很難看,他只是哼哼了兩聲:“我們可沒有那麽多英鎊讓意大利人出兵對付德國,所以就不勞意大利人費心了。”

“是的,財政的情況非常糟糕!”財政大臣內維爾·張伯倫贊成麥克唐納的意見,“現在的財政狀況根本不允許英國再陷入一場戰爭……那將會是大英帝國的末日。而且目前歐洲大陸上的情況,其實是符合大英帝國一貫實行的歐洲均勢政策。”

英國的工黨是因為“進步”而反戰。而保守黨則是因為“保守”而反戰的——英國的歐洲大陸政策從來都是均勢。而最近歐洲所發生的變化,在保守黨看來正朝著實現均勢而不是打破均勢的方向發展。

當然,英國的選民現在也都憎恨戰爭!因為上一次世界大戰,他們雖然是勝利者,但是卻沒有見到任何“戰爭紅利”,國家陷入了債務危機,而他們自己則越來越窮。

張伯倫繼續說:“德國現在的總理希特勒是明顯的親英派,他正在使德國遠離蘇聯,這有利於讓歐洲繼續保持均勢。我們沒有理由去打擊他。”

相比德軍開進萊茵蘭,真正讓內維爾·張伯倫擔心的是蘇德同盟。蘇德的親密關系是全歐洲有目共睹的,而這兩個國家的日益強大也是人人都能感覺出來的。

如果算上波羅的共和國,德國現在擁有7000萬人口,在工業實力上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而蘇聯則有1.4億到1.5億人口,根據蘇聯政府的宣傳,蘇聯現在是世界第三大工業國,已經超過了英國!

一旦蘇德結盟,英國就將要面臨一個人口相當於兩個美國,工業實力相當於1.5個美國的軍事集團。而美國本身,現在又高舉孤立主義的旗幟,一副離歐洲越遠越好的樣子。

“如果我們在萊茵蘭問題上保持沉默,德國很有可能會繼續遠離蘇聯。”約翰·西蒙子爵對首相說。“因為法國人最近要和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還會支持蘇聯加入國際聯盟……而且蘇聯外交部長李維諾夫最近還提出一個‘集體安全’的概念。”

“集體安全?”麥克唐納問,“這是什麽意思?”

“蘇聯希望建立一個歐洲集體安全機制,任何一國受到進攻時,其他國家應自動向遭受進攻的一方提供軍事援助。”

“我們不能參加這樣的機制。”麥克唐納馬上說,“這不符合大英帝國的國策。”

“但是這個機制可以遏制德國。”張伯倫說,“實際上它就是用來遏制德國的,這會讓蘇德關系在未來幾年中迅速惡化。”

他靠在了椅背上,露出了非常輕松愉快的表情,“只要蘇德一分開,歐洲就沒有什麽值得擔心的事情了。”

麥克唐納已經明白了張伯倫的意思,保守黨現在不願意過多卷入歐洲大陸的沖突。而他這個首相則必須跟著保守黨的指揮棒行動——現在的英國政壇出現了個很有意思的“傀儡首相”,就是這個麥克唐納。他領導的工黨在上一次選舉中大敗,而且他本人也因為政策失誤而遭受責難最後退出工黨另組國民工黨。可是在大選中獲勝的保守黨卻支持他這個小黨領袖繼續擔當首相。不過大權卻都掌握在保守黨的內維爾·張伯倫和約翰·西蒙這兩個後世聞名的“綏靖主義”政治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