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大包圍(六)生命線

“6個團級裝甲集群,目前沿著維爾紐斯通往明斯克的幾條道路齊頭並進,已經打掉了我們十六個連級據點……攻擊的相當犀利啊!”

8月26日夜晚,利亞平少將也相信有6個團級裝甲集群在向明斯克挺進了。

因為在26日白天的戰鬥中,這6個“團級裝甲集群”可以說是勢如破竹。非常輕松的就掃清了紅軍第254師和第256師的16個步兵連守衛的據點,還向前推進了25-30公裏。其中2個團級集群還從第256師師部和1個步兵團駐守的奧什米亞內市兩側突了過去,幫助跟隨的步兵(黨衛軍第5裝甲師的裝甲擲彈兵)包圍了該市。

“司令員同志。”利亞平少將對頂頭上司華西列夫斯基說,“這6個團級裝甲集群應該屬於2個裝甲師,多半是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尖刀!如果我們不想辦法重創它們,德國人就會很快推進到明斯克城下了。”

“重創它們?”華西列夫斯基看地圖上面6個齊頭並進的大黑箭頭,眉頭皺了起來,“它們或許只是6個裝甲師的先頭部隊。”

由於蘇聯空軍現在已經失去了戰場的大部分制空權,因此很難偵察到德軍身後的情況。而且偵察部隊和遊擊隊的報告也五花八門。

有的說德軍的車輛在公路和曠野上排出長隊,一眼望不到邊。

有的則說跟著這6個裝甲集群背後的部隊都是步行開進的步兵,同樣數量驚人,隊伍排到了天邊。

“現在肯定不是反擊的時候。”華西列夫斯基想了一會兒,笑道,“德國人僅僅推進了30公裏,他們還沒有遠離自己的後方,我們還可以把他們放近點。放到莫洛傑奇諾或是紮斯拉夫爾再打也不遲。”

莫洛傑奇諾距離立白邊境有一百零幾公裏,而紮斯拉夫爾在明斯克城外十幾公裏,距離立白邊境則更遠,超過了150公裏。由於蘇聯人早就打定主意在白俄羅斯戰場上打大縱深防禦,因此盡可能對道路和橋梁進行了破壞(道路被破壞的問題不大,因為白俄羅斯是大平原,要繞過被破壞的區域不難,但是橋梁被炸毀還是挺麻煩的),這150公裏的路並不好走。

而且紅軍還會在德軍挺進的道路上設置據點,安排伏擊,一路削弱德國人的力量,以便為最後的決戰創造出更有利的條件。

“司令員同志,我們可以效法德國人在華沙戰役中所采取的短促突擊戰術。”利亞平少將接著提出建議說,“我們不必追求給予敵人殲滅性的打擊。6個齊頭並進,而且彼此距離不遠的德國團級裝甲集群是很難殲滅的。但是我們可以用瓦圖京中將的突擊第1集團軍給予他們迎頭痛擊,力爭殲滅5000名德軍,擊毀300輛以上的坦克及各種裝甲車輛。”

“靠突擊第1集團軍不夠,步兵太少了。”華西列夫斯基想了想說,“再加上拉庫京同志的第24集團軍的第52軍。先讓52軍去拉斯紮夫爾以北布防,給予敵裝甲集群充分消耗,然後再讓瓦圖京同志指揮突擊第1集團軍打擊敵人的側面!”

……

在華西列夫斯基和利亞平籌劃反擊的次日下午,在裏加的北方集團軍群指揮部裏,曼施坦因和參謀長蒂佩爾斯基希中將在研究前線發回的戰報。

進展出人意料的順利,特別是擔任主攻的第4裝甲集團軍,該集團軍的先頭部隊黨衛軍第5裝甲師在第一天就推進了30公裏,在27日上午又推進了10-15公裏。

“大將,非常順利啊,看來蘇聯人不想和我們在邊境地區決戰。”

“那是當然的。”曼施坦因一笑,“和我們打了2個多月,俄國人一定已經知道他們的裝甲部隊打不過我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選擇以空間換防禦的戰術是完全正確的。而且立白邊境有什麽啊?一大堆集體農莊而已,丟了也不要緊。”

“但是俄國人一定在準備反擊。”蒂佩爾斯基希中將說道,“華沙戰役的時候蘇聯人已經有了可以對抗虎式坦克的T-34/57坦克。現在又過了一個多月,以蘇聯人粗制濫造的本事,一定有了更多的T-34/57坦克。”

現在德國(歐共體)和蘇聯在機械化裝備生產方面對比大概是這樣的:坦克產量蘇聯占很大的優勢;飛機的產量雙方基本持平;汽車的產量德國(歐共體)一方具有很大的優勢;船舶產量也是德國(歐共體)一方擁有極大優勢。

之所以會這樣,和德國在戰前沒有龐大的拖拉機制造產業有關。一方面德國在間戰期間受到《凡爾賽條約》的制約,不能大搞拖拉機產業;另一方面德國也沒有這個需求,農用拖拉機產業的基礎是大農業,當時西歐的家庭小農場用不著多少拖拉機。

而蘇聯和美國都有大片的土地需要耕種,蘇聯又發展了農業集體化,對農機的需求很大。所以蘇聯能夠發展出四大拖拉機制造基地,積累了大量能夠生產拖拉機的技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