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高奇堡計劃(十三)準備遷都

約瑟夫·帕特裏克·肯尼迪回去的時候,華盛頓已經被一片潔白的大雪所覆蓋。波托馬克河的兩岸,一片銀裝素裹。從紛紛的小雪中看過去,連高高飄蕩在空中的防空氣球的表面,也仿佛蒙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花。

同德國導彈威脅下的紐約相比,這個城市看起來非常太平,布置在街頭的高射炮要少得多,幾乎沒有什麽防禦工事和坦克,穿軍服的人都不多。在成為臨時總統後,華萊士就下令參謀長聯席會議布署東海岸的防禦,不僅要防德國人的導彈和轟炸機,還要防他們突然在東海岸的什麽地方登陸。因此在紐約和波士頓那樣的瀕臨大西洋的大城市中,現在已經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到處都可以看到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防禦工事,坦克和全副武裝的國民警衛隊士兵也隨處可見。

許多工廠的工人或是在曼哈頓上班的公司職員也開始接受短期但有效的軍事訓練——對於人人持槍的美國而言,這並不算困難——許多人還領到了老式的春田步槍、手榴彈和鋼盔,還有些人自費購買了湯普森沖鋒槍和勃朗寧式自動步槍。老式的M1917型水冷式重機槍和60mm迫擊炮也被存放在了指定的地點,還指定了專人保管和使用。理論上只需要紐約州長杜威一聲令下,單是一座紐約市馬上就能組織起幾十萬人的武裝民兵!

另外,東海岸14州的議會還先後通過決議,授權州政府武裝民眾,必須確保14州的精神正常並且沒有被拘禁的成年男性公民人人有槍——至少一支,越多越好!

但是在美利堅合眾國的首都,形勢似乎緩和的多,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不是沿海城市,這裏距離大西洋還有一段距離。而且這座城市的人口也不多,面積也很小,除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外就沒有什麽價值了。

不過作為候任的副總統,肯尼迪知道一些內幕,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不設防”的背後,是一個絕密的遷都計劃。一旦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處於德國遠程轟炸機的作戰半徑之內,為了避免美國的指揮中樞被核武器摧毀,美利堅合眾國的政治中心將會遷往芝加哥。

在遷都計劃秘密準備的同時,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居民還被組織起來挖掘防空洞,以免德國突然開發出了可以把原子彈投放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導彈或超遠程轟炸機。不過作為美國總統的“備胎”,肯尼迪不必住在有可能遭到原子彈轟炸的首都,他會在宣誓就職後帶領一個由政府各部門“備胎”官員組成的“備胎內閣”先行前往芝加哥。並且隨時準備在杜魯門被原子彈炸死後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總司令……

而在就職之前,杜魯門和肯尼迪也不能同時出現在華盛頓,只有其中的一人離開,另外一人才能從位於首都華盛頓西北120公裏外的卡托克廷山莊(就是後來的戴維營)來到首都。

現在杜魯門正帶著他的家人在卡托克廷山莊“度假”,肯尼迪則來到首都代表杜魯門同華萊士還有共和、民主兩黨的大佬們討論和平問題。

幾天前美國陸軍和海軍航空隊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發起的晝間千機大轟炸雖然沉重打擊了南美洲的法西斯主義,但是德國人在談判桌上卻依舊展現出了令人失望的強硬態度。

不僅不願意在戰爭賠償(或者別的什麽名義)的數額上讓步,而且還就“美洲民族自決”問題提出了要求——德國人要求將歐洲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和加勒比海的諸多獨立島國合並,建立一個完全中立同時也是完全獨立的加勒比聯邦!

很顯然,德國人想在美國的後院扶植起幾個可以對抗美國的大國!位於南美洲南部的新阿斯巴尼亞聯邦是一個,加勒比聯邦大概也是一個,搞不好還會扶植墨西哥一統中美洲。

另外,從大英帝國獨立出來的加拿大王國也極有可能得到歐洲共同體的扶植……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未來的加拿大王國王位繼承人也是一位公主,而她的夫婿按照英國王室的慣例,也只能來源於歐洲大陸上信奉新教的古老的王室家族。而這樣的家族幾乎都來自德意志!

所以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這裏的頭面人物在得知了德國人最新的議和條件後,無不是義憤填膺的反對。同時,刊登在羅馬報紙上的許多觸目驚心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起火燃燒的照片,也給了美國最高層的決策人員一種虛幻的希望。很多人都認為持續的轟炸將會迫使新阿斯巴尼亞聯邦的政局發生進步性的改變。軍事獨裁者將會被憤怒的民眾推翻,然後整個國家會陷入崩潰和動蕩之中。這會大大影響德國人在南美的軍事布署,對加勒比海的進攻將會推遲。而那時才是達成體面和平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