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原子彈十

“這太好了!”

美國總統聽到了歐內斯特·金的保證,終於大大的松了口氣,然後對戰爭部長華萊士說:“亨利,我想紐芬蘭島的勝利,可以為這場世界大戰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了。”

“總統,您是說……”華萊士似乎沒有明白杜魯門的話,“您是說,我們應該和德國人實現和平?”

“不僅是德國。”杜魯門用力搖搖頭,“還有日本!全世界都應該在紐芬蘭島的戰役結束後恢復和平。”

“日本?”華萊士用力搖了搖頭,“可是他們就要被打敗了,他們發動的遠東戰爭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連東條英機那個混蛋都引咎辭職了。”

對美國和歐洲而言,遠東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場發生在遙遠地方的不起眼的局部戰爭。以赫斯曼帝國元帥為首的德國大總參謀部似乎都沒有認真研究過這場戰爭——因為對德國而言,參與遠東戰爭的三方,由蘇聯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蘇俄(蘇聯現在不是正式的國家名稱了,蘇維埃俄羅斯才是正式的名稱);由中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中國和日本帝國,都不是德國的敵人。

蘇德戰爭已經在1944年轉為了“蘇俄內戰”,而且在1944年7月已經停戰——這也是德國所樂見的,如果不能停戰,那麽斯大林那邊的“一億”(其實沒有那麽多)斯拉夫老爺可就都要加入歐洲啦!所以德國實際上也不希望蘇俄在遠東被日本擊敗,那樣將會加快俄羅斯的統一。

而中國的中央政權則在1939年時完全落入了蘇聯支持的布爾什維克黨之手——這其實和德國也有關系,因為德國當時發動了世界大戰,而且還和蘇聯擺出了將要結盟的姿態,使得作為蘇聯盟友的中國布爾什維克黨和中國南方革命政權也身價百倍。因此布爾什維克黨完全成為了南方革命政權的主宰力量,隨後就發起了第二次北伐戰爭,目標是盤踞華北和東北的奉張政權。

而英國、美國、法國等列強,由於害怕得罪蘇聯(他們當時非常害怕蘇聯和德國結盟),所以都在布爾什維克黨軍隊開始北伐的時候,斷絕了同奉張的外交關系,同時和南方革命政府建交——而這等於宣判了奉張政權的死刑!

日本作為奉張政權的後台,則在北伐大軍逼近北京時出兵幹涉,而蘇聯也毫不示弱,從外蒙古派出了由朱可夫指揮的紅軍第56集團軍支援中國革命。

雙方在察哈爾草原上展開了決戰,但是在戰後誰也沒有宣布結果。似乎既沒有勝利者,也沒有失敗者。但是根據可靠的傳聞,當時日本陸軍的精銳的第2師團和第1騎兵集團(相當於師團),企圖在從蒙古南下的蘇軍和中國紅軍會師前,先將蘇軍擊退。

結果雙方在察哈爾大草原上展開了野戰,而日軍也第一次領教到了機械化戰爭的厲害。雖然當時裝備蘇軍第56集團軍的BT坦克和T-26坦克在後來的蘇德戰爭中幾乎沒有出彩的表現。但是它們也不是沒有什麽反坦克手段的日軍可以阻擋的,因此會戰必然是以日軍的慘敗而收場的。

而在此戰之後,北伐的中國紅軍兵不血刃地開進了北京和天津——天津日本租借中的駐軍在察哈爾大戰後匆忙撤離,而駐紮在那裏的英法美等國軍隊,也和駐上海租界的外國軍隊一起,在中國革命政府的要求下撤退。

但是順利取得華北的中國紅軍並沒有繼續向東北腹地進軍,而是在蘇聯紅軍的協助下推進到遼西地區(占據了遼西走廊和熱河山區)後宣布和奉系政權停戰。而失敗的奉系政權也出現了內亂,老帥張作霖(比歷史上多活了10年)被暗殺,少帥張學良逃亡北京,奉系將領湯玉麟在奉系余部的擁護下成為東三省之主,繼續在日本的庇護下苟延殘喘。

這場並不被西方關注的察哈爾大戰,也成為了日本在1941年末放棄大陸擴張政策的主要原因。

但是到了1944年,看到蘇聯在德國的打擊下節節敗退,日本再次撿起了本來已經被放棄的大陸擴張政策。以東條英機為首的陸軍制訂了冒險的擴張計劃,準備出動100多萬精銳的“機械化軍隊”,試圖擊敗蘇聯紅軍奪取遠東,同時拿下整個中國東北。

不過讓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將在遠東大陸上遇到的,不僅是德國納粹的一百多萬手下敗將(打過納粹的敗兵也不是日本人能對付),而且還有不計其數的中國共產主義戰士!

在1944年之前的十七八年中,雖然中國完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社會革命,但是這個國家在列強眼中仍然是不起眼的。因為現在是工業化時代,而中國在這方面是非常落後的,所以也就不在大日本帝國的眼睛裏面了。

當然,日本人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由於當時蘇聯自己的實力非常有限,不可能像後來的赫魯曉夫時期一樣提供援助。所以直到1942年,中國“解放區”的工業水平仍然非常薄弱,具有指標性的鋼鐵產量剛剛突破100萬噸,不到日本的七分之一,電力也只有區區50億度,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煤炭產量只有幾千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