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原子彈十(第2/2頁)

不過這也不等於從1928年開始一直到1942年的近15年間,中國沒有取得巨大的進步——蘇聯(共產國際)幫助中國培養出了整整一代人才!在1928年時,全中國的高等學校畢業生加一塊兒只有區區幾萬人。而到了1942年,單是在校的高等學校學生就多達81.2萬!而普通中學的在校學生數量更是突破了1000萬人,職業中學的在校學生則超過200萬人,而普通小學的在校學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000萬人!

在1939年時參加北伐戰爭的兩三百萬的紅軍戰士,全都是受過至少6年共產主義革命教育的一代新人——共產主義革命教育當然是思想教育+軍事化,到了初中畢業的時候都是要寫血書參加紅軍去解放全人類的共產主義好戰士。至少在思想上,比起日本的昭和武士一點不差。

而這些共產主義小戰士不僅是非常理想的兵源(而且是要多少有多少,按照小學畢業計算,每一屆都有1000多萬,其中適合當兵的男生起碼五六百萬),同時也是工業化的勞動力。

因此從42年起,當美國決定用租借物資、貸款和工程師拉攏中國參加戰爭的時候,美國人很快就發現中國原來是一個被他們忽視的(這也和中國革命政府采取的閉關政策有關)具有驚人增長潛力的國家。

只是少量流入的機器和技術(機器的價值不到3億美元),就在中國引發了一場“工業大飛躍”。在短短的3年時間裏面,中國的鋼鐵產量就增加了3倍有余,突破了300萬噸,電力增加了1倍達到了100億度,煤炭則突破了1.5億噸,石油產量也突破了80萬噸(玉門和延長油田都得到了開發)。包括步槍、機槍、火炮等最基本的軍工產品的增長,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地步,足夠武裝起數量超過1000萬人的軍隊。

而在日本發動遠東戰爭之前,中國的布爾什維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將至,因此提前進行了總動員,組織起了幾百萬紅軍。而這支軍隊的骨幹,則是經歷過蘇德戰爭洗禮的國際主義戰士——中國雖然沒有向德國宣戰,但是也派出了幾十萬國際主義戰士參戰,另外蘇聯還派出了以科涅夫元帥為團長的龐大軍事顧問團。他們的軍事經驗雖然不能和在戰場上取勝的德軍相比,但絕對不是那些連機械化戰爭都沒見過的日本陸軍可比的。

所以從1944年7月開始的遠東戰爭,就打成了日本陸軍的噩夢。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的中俄紅軍,一開始還故意示弱,在錦州-熱河一線,以及蘇聯遠東的各大據點采取守勢,把盲目自大的日軍拖入了傷亡慘重的冬季戰爭。接著又利用1944年12-1945年3月間的冰雪季節發起了冬季大反攻(蘇軍和參加過蘇德戰爭的中國國際主義戰士有豐富的冬季戰爭經驗),不僅將日軍從除北庫頁島之外的全部蘇聯領土,以及除旅順要塞之外的全部中國領土擊退,而且還雄赳赳、氣昂昂打過了鴨綠江。一直推進到北緯三十八度附近,才因為氣候轉暖和東北融雪季節到來而停止了進攻。

而這場打得丟人現眼的戰爭也在日本國內引發了一場政治危機,從1942年開始一直春風得意的東條英機不得不在1945年初辭去了首相職務,取代他的則是海軍的功臣山本五十六。

已經意識到日本無力同時擊敗美國、蘇俄和中國的山本,則在1945年初加緊了同美國議和的進程,開出了“夏威夷群島”和“阿留申群島”非軍事化的條件。

“不!”杜魯門搖了搖頭,“一個過分削弱的日本對我們也沒有好處。因為那會讓歐洲的勢力重新回到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德國人很可能在打這個主意,要不然日本人不可能在遠東戰爭中慘敗到如此地步。德國人一定想借著蘇聯、中國和我們的力量把日本打垮,然後讓歐洲人收回東南亞殖民地和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我們不能讓他們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