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3/9頁)

去吧,去傳播救世主的盛名,

去講述他那無與倫比的榮耀,

給那些罪惡的、墮落的人聽,

亞當的泱泱後代,

我們願你沐浴在他的盛名之中。

最聖潔的事業成功了,

讓那送你起程上路的人放心,

你的孜孜追求,將被祝福。

最後,索恩牧師說了幾句鼓勵的話:“我親自參與挑選了這個團體的每一位男子,我確信你們將會為耶穌基督的事業添磚加瓦。在暴風雨中,你們不會疲倦,在失意沮喪時,你們不會懷疑這項事業最終的勝利。通過你們的傳教,數百萬還未出生的靈魂將從永恒的地獄之火中得到拯救。我想不出更好的離別聖歌,比這首多年前送我踏上同樣的傳教之路的歌曲更適合:

去到那一個個熱帶的島嶼,

在大海的胸懷深處,

那裏的天空永遠在微笑,

那裏的黑人永遠在悲泣,

你們此行,就是讓那裏的黑人停止悲泣。

二十二名牧師側耳聆聽了索恩牧師的告誡。另一位牧師也做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篇祈禱,儀式本該在這種莊嚴神聖的氣氛中就此結束,然而,有一位督查牧師的年邁妻子眼看著這些馬上要踏上遠征的美麗新娘們,她知道其中有些人在夏威夷會死於分娩,有些人會變得形銷骨立,有些人則會由於終日操勞和食物匱乏而隨波逐流、渾渾噩噩,想到這裏,她再也控制不住母愛的情感,用高亢的聲音唱起了教會贊美詩中最親切神聖的一首。很快,大家都跟上了那熟悉的旋律,索恩牧師完全沒料到即將發生的事情,但也跟著聲情並茂地唱了起來:

福哉愛主聖徒,彼此以愛結連,

和睦相處,同心同意,在地如同在天。

第一節贊美詩唱得很順利,第二節也一樣。但是唱歌的人們想到裏面的歌詞時,他們一個一個地哽咽了,最後所有的女人都抽泣了起來:

軟弱彼此體諒,重擔互相擔當;

一人心傷,眾人淚淌,只有一副心腸。

索恩牧師的歌聲直到最後依然清晰有力,他懊惱地想:“本不應該允許女人來送行。”眼下眾人一片抽泣嗚咽,索恩牧師本想舉行一次莊重有序的辭行活動的計劃只好徹底泡湯。本該是鬥志昂揚的誓師大會,此時卻成了沒完沒了的兒女情長,俗世的人倫戰勝了對黑袍牧師的敬畏。

然而誰也沒料到,這天早晨的活動仍然是在熱烈的宗教情緒中接近了尾聲。傑露莎・黑爾出人意料地走上前去,她穿著棕黃色的外套,戴著活潑的無邊帽站在索恩牧師面前,用清晰的、每個人都能聽到的聲音說道:“您現在不是我的舅父伊利法萊特,也並非非洲的索恩牧師,與我交談的,是美國公理會海外事務部的一名官員。我們將自己的前途交由您來掌控。這裏的十一名男子未曾攜帶分文錢財,他們身上只有在一座荒島上生存所需的必要之物。我的身上也不應該攜帶任何俗世財富,在此,我將把親愛的阿姨給我的小小財產交給事務部。這筆錢本應花在我的婚禮上,但我已將自己獻給了我主基督的事業。”她遞給索恩牧師一只小包,裏面至少有八百美元。

牧師們現在身無分文,對自己的未來一無所知,在剛剛結識的伴侶身邊也仍然感到局促不安,然而他們懷著對上帝的熱切信仰爬上了雙桅船“西提思”號。詹德思船長喊道:“升帆!”小船隨即展開九面嶄新的船帆,慢慢地朝著開闊的海面駛去。艾伯納・黑爾站在雙桅船朝向港口的那邊,心中有種預感:自己此生再無法見到美洲大陸了。他喃喃地念了一句簡短的禱文,祝福著生活在馬薩諸塞州馬爾波羅村那座寒酸的小農場裏的所有人。倘若在那個莊嚴肅穆的時刻,有人問艾伯納即將接受什麽樣的使命,他將會真誠地回答:“我們的使命是把我在那座農場得到的祝福帶到夏威夷人身邊。”他不可能想到——事實上,他的確沒有想到——新罕布什爾州沃普爾村農舍對面的那座堅固的白色小教堂也得到了上帝特有的祝福,而把這個祝福帶到夏威夷去可能會更好一些。雖然從未對旁人提起,然而他實在沒法相信,像布羅姆利家那樣輕佻的家風、那樣的靡靡之音和小說之類的東西,再加上不正經的態度,怎麽可能得到上帝的祝福。事實上,他甚至覺得,把傑露莎帶到“西提思”號上來簡直是從墮落的邊緣拯救了她。

眼下傑露莎正拽著他的胳膊說道:“黑爾牧師,我覺得我要嘔吐了。”於是,他把她帶到下面,將她安置在其中一張小鋪位上,在旅途的頭四個月裏,傑露莎大多數時間都待在那兒。而艾伯納則出人意料地表現出一名出色水手的素質,雖然他總是一副好像馬上就要吐出來的樣子,但實際上胃口很好,而且從來沒有真正吐出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