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帝後博弈,媚娘再次深陷政治危機(第4/10頁)

人走茶涼,官場從來都是這麽現實,世態炎涼實在令人感慨。但帝國的馬車從不可能有片刻停息,無論許敬宗還是劉仁軌,他們不過是這架馬車暫時的車夫。李治需要才幹優異的宰相,無論如何劉仁軌都是目前最好的選擇,甚至他還希望劉仁軌起到制衡皇後的作用,怎能因為一個死去的將領與之翻臉呢?

權衡半晌李治決定不追究此事,只是嘆息道:“蘇定方於國有大功,按例當褒獎封贈,卿等不言,致使死後榮寵未及頒下,實在有失朕之仁德。”說罷拿起禦筆親手寫了詔書,追贈蘇定方為幽州都督,並賜謚號曰“莊”——謚法有雲,勝敵志強曰莊。

楊弘武默默觀察著皇帝的舉動,心下不住盤算著。此人也不是泛泛之輩,他乃弘農楊氏之人,是隋相楊素之侄、楊嶽之子,不過他與榮國夫人一族卻無交往。當初楊玄感起兵叛隋,事敗全族男子受誅,唯獨楊嶽因事前上奏隋煬帝,斷言玄感必反,獲得煬帝諒解,這一脈子孫得以保全。天下紛爭時楊弘武與其弟楊弘禮投靠李淵,受封清河郡公,也是三朝老臣;尤其他弟弟楊弘禮,性情豪爽文武雙全,很得李世民器重,曾經擔任參知政事,兼職宰相風光一時。只可惜李世民駕崩之際,楊弘禮奉命征討龜茲領兵在外,等凱旋回朝,大權已盡在長孫無忌之手。楊弘禮本來有資格與張行成、於志寧等人同列宰相,然而長孫無忌嫌其是隋朝宗室,唯恐其與楊妃之子李恪勾手,竟將之排擠在輔政班子之外。楊弘禮是性情中人,一時激憤說了幾句牢騷話,又被褚遂良借題發揮,以訕謗朝政之罪貶出長安。雖然後來長孫無忌礙於人言又象征性地給其升了一階,但楊弘禮與宰相之位失之交臂,又一肚子委屈無處發泄,竟被活活氣死了。

楊弘武始終難忘弟弟之仇,所以當李治鏟除無忌一黨之時他最是拍手稱快,自此決心肝腦塗地報效這位新皇帝。近十年來他凡事積極搶先,提升迅速,又因前次參與百濟、高麗之役與劉仁軌結下了深厚關系,故而躋身中台之列。蘇定方之事他作為兵部之官,又是劉仁軌親信摯友,豈會不清楚緣由?今日遭皇帝召問本有些惴惴,一番觀察後卻見皇帝並無深究之意,心裏漸漸有了底,默默揣測聖意,轉而道:“兵部剛擬好出征將領名單,有幾位是新提拔之人,請陛下過目。”說著雙手奉上名冊。

“聽說士兵對此番出征有些抵觸?”李治邊瀏覽邊問。

“鯤鵬之欲非俗鳥可及,士卒只知遠征之苦,不識此乃一勞永逸之機。願陛下堅定行事,莫因區區非議而亂初心。”

“是矣。”這話很合李治的心思,不住點頭贊許,但看到名冊上的一個名字又覺意外,“郭待封自統一部出征?他有這資格嗎?”

楊弘禮意味深長道:“此乃英公特意指定。”

李治微微一笑,沒說什麽——郭待封是名將郭孝恪之子。郭孝恪生前一直是李的副手兼摯友,他們早年同在瓦崗,又一同歸順唐朝,直至郭孝恪戰死在龜茲。但郭待封沒有什麽帶兵的經驗,雖然他也曾隨父親鎮守鄯州,卻未立過戰功,他之成名乃因在顯慶四年得中制舉學綜古今科。李拔擢此人明顯是提拔故人之子,不過李治既把這一戰全權委托給李,少不得包容這點兒任人唯親的事。就試試看吧,說不定真能培養出一位傑出將領呢。

“還有這幾人,”李治繼續往下看,又指出幾個生疏名字,“他們原來是哪部的武官,何以選拔為將?”

禁軍將領眾多,中郎將以下者更是多如牛毛,有幾個皇帝不認識的並不稀奇。按理說皇帝發問便該詳細解答,楊弘武反應卻很奇怪,竟伏地叩首:“臣有罪,求陛下寬恕。”

“嗯?”李治不解,“卿何罪之有?”

楊弘武撩起眼皮,低聲回答:“這幾員將領臣也不甚熟悉。只因臣妻韋氏性情剛悍,臣素懼之,前幾日她以這幾人晉職之事相托,臣若不從恐有後患。”

怕老婆竟也成了堂而皇之的理由,這哪是朝廷大臣說出來的話?李治初聞之際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可略加思忖,軍職調度絕非少常伯所能獨自決定,這回答明顯是虛言,究竟用意何在?他低頭審視,見楊弘武一副正兒八經的嚴肅表情,頓時醒悟——誰是真正懼內之人?這話明顯是諷諫!

楊弘武見皇帝已豁然,不禁笑了——當初怎麽收長孫無忌的權,現在就該怎麽收皇後的權,您才是真正的一國之主,豈能受制於婦人?趁著皇後有孕在身,趕快放手幹吧!

“哈哈……”李治心領神會仰面大笑,爽快地將名冊一合,“所擬人選一律準奏!楊愛卿但放寬心,大丈夫寵愛妻室不為過,然天下大事終非婦人所能裁奪,你就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