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聯合計劃

在二戰時期,一個設計局有上幾十個人,就能夠獨立地設計飛機了,而到了二戰之後的噴氣機的時代,就必須要有數百人的團隊,越到了後面,戰機的設計越復雜,需要的人手就越多。尤其是隱身機,更是需要耗費不計其數的資源才能夠制造出來。

哪怕就是財大氣粗的美國,在發展新一代的隱身飛機的時候,也無法獨自一個公司承擔研制任務,最終是洛克希德公司和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被選定進行示範/驗證,最終飛行試驗的兩台原型,是美國YF-22戰鬥機和YF-23戰鬥機。當時,洛克希德、通用動力公司和波音公司達成一項協議,如果只有一個公司的設計被選中,余下的公司亦會加入發展先進戰術戰鬥機計劃。諾斯羅普和麥道公司也簽署了類似的協議。

美國的航空技術是相當發達的,為了研制新一代的戰機,還需要好幾個公司通力合作,而蘇維埃,想要短時間內研制出來先進的新式戰機,各個設計局之間的合作,也是勢在必行。

但是,當安德烈將這個計劃提出來之後,就發現自己確實是錯了,自己低估了蘇維埃內部各個設計局之間的競爭啊!

“安德烈,你的這個提議,我們需要慎重考慮。”烏斯季諾夫說道:“現在,各個設計局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們的航空技術的發展,如果沒有競爭,不管任何一個設計局獲勝,另一個設計局都能夠獲得相應的任務,那對競爭是不利的。”

“是啊,安德烈將軍,我們米高揚設計局作為蘇維埃最悠久的設計局之一,設計出來了很多先進的戰機,我們設計局的實力雄厚,獨自就能承擔新一代戰機的研制了。”米高揚設計局的總師也說道。

安德烈頓時一陣難堪,後世的他,作為飛行員,對世界各國的飛機都有所了解,對蘇聯的戰機更是如此,他記得相當清楚,米格1.44作為蘇維埃新的一代戰機,其實並不是米高揚設計局獨立完成的。因為當時蘇聯科研單位的官僚體系以及研究單位的分散使得科研效率很低,面對五代機的大型而先進的計劃時力不從心,也造成了資金分散。而且,第五代戰機的系統和設備的研發也是一件復雜的事情,研發成本和工作的復雜性越來越大。為了降低風險,盡快地將新的戰機搗鼓出來,蘇聯在1983年制定了“聯合研制計劃”,為所有級別的五代機共同研究新系統和技術,這個計劃還能起到了提高各機構和部委間互動、遏制官僚主義、使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這個計劃受到了歡迎,米高揚總設計師貝利亞科夫非常支持,蘇聯國防部和工業界高層領導將其納入五年經濟發展計劃,足見重視程度。

而現在,自己提出來的這個聯合計劃,怎麽就這麽不受重視?難道是因為自己的介入,導致了情況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安德烈腦子裏靈光一現,自己似乎是搞錯了,想要讓蘇霍伊設計局和米高揚設計局聯合起來,那絕對就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像後世那樣,米高揚設計局揭不開鍋了,被並入了蘇霍伊設計局,否則的話,這兩大巨頭,怎麽可能屈居人下!

強扭的瓜不甜啊。

聯合的不是各個飛機設計局,而是下屬單位,比如生產AL41發動機的土星設計局,生產雷達的提赫米洛夫儀器制造研究院等等,將這些部門聯合到一起,就能夠大大地提高效率。

“這個,我收回剛剛的話,為了研制我們的第五代戰機,我們需要各個部門的通力配合,我提議將我們的飛機設計局,發動機設計局,航電設計局等單位,組成一個聯合的部門,全力研制我們的五代機的系統和設備,協調整體進度。”安德烈說道:“五代機的研發,事關重大,不能因為某個部門的進度趕不上而落後,其中,尤其是發動機和航電部門。”

安德烈的提議,這次倒是讓所有的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幾位飛機設計師。

他們最頭疼的,就是子系統的進度趕不上,比如西蒙諾夫,在研制蘇-27的時候,發動機就趕不上進度,不得不先使用落後的渦噴發動機試飛,而雷達研制也是趕不上進度,如果不是後來從島國獲得了先進的電子技術,恐怕自己的蘇-27,還得扛著沉重的倒卡天線上天!

而對於新一代戰機來說,最終的性能如何,不單單是戰機廠商的努力,還取決於其他部門,比如新的發動機,究竟能達到什麽水平,推重比能否實現超過10的設計指標,推力能否達到二十噸,都是至關重要的,比如航電部門,能否拿出綜合的一體化的火控系統來,也相當重要!

“我贊成安德烈將軍的提議。”這次,貝利亞科夫首先發言了。

“我也同意安德烈的提議。”烏斯季諾夫說道:“安德烈,這個聯合部門的最高負責人,看來是你最合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