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之戰

中法之戰的主要戰場有兩處,一處是東南沿海的海戰,一處是廣西、越南邊境的陸戰。

先來看看東南沿海的海戰。

在關鍵戰役——馬江海戰中,福建水師全軍覆沒。接下來,沒有清軍艦隊制衡的法國艦隊一路東進,先是占領基隆,後又封鎖台灣。

好在李鴻章麾下的淮軍猛將劉銘傳很堅強,能打仗,帶領台灣軍民在滬尾(今台北淡水)小挫法軍,之後便困守待援。

此後,慈禧把左宗棠和成軍不久、實戰經驗不足的南洋水師派過來救援,可惜法國艦隊橫亙台灣海峽,實力更高一籌,戰鬥伊始,南洋水師艦隊便被擊沉兩艘,自毀一艘,南洋水師士氣大喪,從此一蹶不振。

左宗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堪堪守住沿海防線,無力支援台灣。所以,法國人又攻占了要塞澎湖,台灣即將陷落!

而陸路戰場上,原本法軍從越南北部一路打進廣西,勢如破竹。可就在法國人攻占澎湖的同時,張之洞同志立了一個大功——用人有方。

張之洞起用的前線總指揮馮子材頭腦靈活、指揮得當,而且先鋒大將——李鴻章麾下的淮軍悍將王孝祺正確領會、貫徹、執行了領導馮子材的戰略意圖,再加上以此二位為首的三萬余清軍將士群策群力,將約兩千孤軍深入的法軍先鋒在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一帶包了餃子,經過數天激戰,以約五倍傷亡的代價斃傷法軍約三百人。

有史料認為法軍只有一千人左右,其傷亡人數更是不到一百,但傷亡無論是三百人還是一百人,這都是法軍在跟清軍的對陣中遭受過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傷亡。

法軍遭此嚴重傷亡,士氣大跌,馮子材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收復廣西。

消息傳到法國本土後,法國總理被迫辭職。法軍無心戀戰,退回越南。

馮子材此役為政府雪中送炭,史稱“鎮南關大捷”。

雖然清軍在陸路的勝利給了法國人巨大的壓力,但並沒有給台灣解圍。在選擇要台灣還是要越南的問題上,朝廷當然是選擇台灣。

就在這種我們沒有勝但也沒有敗的情況下,一向奉行“內需變法、外需和戎”、“求和忍辱只是手段,報仇雪恥才是目標”的李鴻章先生受慈禧所命,於1885年6月9日和法國人簽訂了《中法新約》,條約內容大概如下:

一、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

法國早已在事實上占領了越南,越南也承認了法國的宗主國地位,而且失去越南這一有名無實的屬國,沒有什麽壞處,畢竟清朝“賞”給越南的東西要比越南貢給清朝的東西價值大得多,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這條減輕了清朝老百姓的包袱。

二、中越邊界開放通商,減少中越邊界關稅。

這是貿易方面的條約,似乎對雙方都有利。

三、日後中國西南地區修鐵路的活,優先承包給法國人。

當時詹天佑還在福建水師當水兵,還沒開始修鐵路,因而清朝自己還沒有能挑大梁的鐵路工程師。

四、法軍撤出台灣、澎湖。

看不出這條對中國有何損害。

總體看來,《中法新約》應該不算什麽喪權辱國的條約。

條約簽訂兩天後,6月11日,老天還給清政府頒發了一個安慰獎——法軍艦隊司令孤拔死了。死因一說是得了瘟疫,一說是戰鬥中受傷傷口感染。

然而,負責與法國人簽約的李二就慘了,盡管他一轉身就去忙建設北洋水師的事以便將來反攻倒算列強,但他還是挨罵了。

愛國的官員四處串聯,義憤填膺:我們好不容易獲得“鎮南關大捷”,本應該趁這個好勢頭打進越南與法國人決一死戰,可你李鴻章倒好,居然跟法國人求和,放棄此等收復越南的良機!你小子吃裏扒外,裏通外國!

……

總之,恨不能用賣國賊這頂大帽子把李二這小子給壓死。

很多人以為,對外妥協一定是投降賣國,有漢奸嫌疑。像李鴻章,就背了這麽多年的罵名。只要主張強硬抵抗的,那一定是熱血愛國,即使失敗了,也是悲情英雄,值得稱頌。

但事實上,世上很多事就壞在那些唱高調的人手裏,因為這些人是靠不住的。

他們的脾氣遠勝知識,浮躁遠勝經驗。

他們只會空讀兵書,缺乏實踐經驗,更談不上嚴謹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

他們的思想依然在天朝中國的朝貢體系和西方列強的世界體系之間掙紮,當清國仍是世界老大,依然沉浸在天朝中國的迷夢裏不能自拔。

下面有請張佩綸先生為我們現身說法。

當時的主戰派張佩綸是都察院左副都禦史,他平日裏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最愛國。慈禧被他特別能吹的一張嘴忽悠住了(或許慈禧是故意的),於是派他做中法之戰的欽差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