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戰

1894年7月25日,朝鮮牙山灣口的豐島西南海面,日海軍率先進攻清軍運兵船,清軍被迫還擊。

此後幾天,日陸軍向駐紮在朝鮮牙山的葉志超和聶士成發起進攻。寡不敵眾的兩人先後向平壤方向撤退,但葉志超為了升官謊報戰績,譬如“我軍英勇殲滅日軍有生力量多少人……不計一城一地得失,做戰略性撤退”之類的鬼話,讓朝廷對日軍的戰鬥力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日海陸兩軍出擊,進犯清軍,不宣而戰。

慈禧、光緒已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不打也得打。一個星期後,光緒下宣戰詔書,正式對日宣戰!這一年是甲午年,因此這次中日全面對抗又叫甲午中日戰爭。

清軍的戰略是:

一、以北洋水師扼守渤海灣口,並掩護陸軍進駐朝鮮。

二、集結陸軍於平壤,再南下進攻日本陸軍。

一句話,清軍的戰略是水師主防,陸軍主攻。

原來,早在7月21日,李鴻章便下令淮軍衛汝貴、馬玉昆、豐升阿、左寶貴四路大軍共計一萬三千余人起程入朝,日軍在7月25日那天進攻的對象就是這支軍隊的運兵船。後來,這批增援部隊與葉志超、聶士成兩支軍隊在防守設施相對完備的堅城平壤會合。

這李鴻章不是主和嗎?怎麽在戰鬥未打響之前就偷偷增兵?其實,像李鴻章這種縱橫政壇幾十年的老政客,做事沉穩,工於心計,絕不會冒險,一般都會做多手準備。所以,在李鴻章寄希望於國際調停的同時,也集結部隊為有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

而日本方面的戰略計劃呢?

小日本的計劃很簡單:首先擊敗北洋水師,取得海戰勝利,奪得制海權,然後由海軍掩護陸軍在渤海灣登陸,最後在直隸平原尋求與清軍主力決戰。

小日本的戰略與清軍相反。他們的戰略核心是海軍制勝。因此,日本海軍一直在海面上搜索北洋海軍主力,以圖決戰。

與此同時,日本陸軍也在朝鮮投入了重兵,畢竟占領朝鮮是最現實的目標。

9月15日,規模升級的第一戰在平壤打響,日軍兵力占優。

清軍總指揮是謊報軍功升官的葉志超,豐升阿、衛汝貴、馬玉昆、左寶貴各自負責防守平壤城的一個方向,聶士成負責保護清軍退路。而日軍主攻的城西,這個最危險的地方,清軍的指揮是最有本事的左寶貴。

開戰後,除了左寶貴被幾倍於己的重兵攻擊之外,其他幾個方向中日兩軍人數差不多,殺得難分難解,勝負尚在兩可之間。

一天後,左寶貴寡不敵眾,英勇戰死,城西被攻破。

聽到日軍入城消息的葉志超,沒有想過調兵增援,更沒有想過親自上戰場阻擊日軍,而是牢記“讓領導先走”的精神,二話不說,跑路!絲毫沒有軍人的職業操守。也是,你能寄什麽希望於一個說謊冒功的人呢?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清軍喪失了寶貴的戰機,失去了統帥指揮和協調的清軍,被日軍大敗,平壤失守。

一個星期後,清軍全部退過鴨綠江,日軍完全控制朝鮮。

平壤失守的第二天,即9月17日,主動尋找戰機的日本海軍終於在黃海大東溝一帶找到了目標:北洋水師。

兩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海軍短兵相接:北洋水師十艘艦船對陣日本海軍十二艘艦船。

北洋水師的運氣很不好,開戰不久司令官丁汝昌就被日軍炮火擊成重傷,北洋水師各艦失去指揮,只好各自為戰。

在這裏要講一個在戰爭中表現得最為英勇無畏的人,他叫鄧世昌。

海軍司令丁汝昌很看重年輕的鄧世昌,給他加掛銜副將協都統(少將)。這麽做似乎是重才,但別人都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丁司令為抗衡福建派系采取的政治行為,因為鄧世昌是當時北洋水師中唯一非福建籍水師軍官。

但鄧世昌犧牲的那一仗,打得非常勇敢,遠比大多數管帶玩命。

他指揮的“致遠號”艦身燃起大火,他開足馬力試圖與對方的絕對主力、殺傷力最強的“吉野號”同歸於盡(有史料認為是“浪速號”),爭取拉一個墊背的。雖然最後沒有成功,反而己方艦毀人亡,但還是非常英勇悲烈。

盡管像鄧世昌這樣勇於戰鬥、不畏犧牲的北洋將士是大多數,是主流,但仍有不少貪生怕死之人,譬如“濟遠號”管帶方伯謙、“廣甲號”管帶吳敬榮就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臨陣脫逃。

人在做,天在看。

方伯謙戰後被斬首,“廣甲號”觸礁自毀,吳敬榮喂了魚。不過“廣甲號”上一個叫黎元洪的普通軍官居然逃得一命,大難不死的他在不久的將來創下了一段傳奇。

五個多小時後,黃海海戰結束。

黃海海戰北洋水師傷亡近千,沉五艘船,戰鬥力損失一半。日軍傷亡不到五百,被重創五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