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出個黎明 第九章 鐵血遠征軍,殺出個黎明(第4/13頁)

1942年3月初,遠征軍匆忙入緬。

這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第一次主動出境作戰。

國境之南,有士死戰

在沿途民眾的熱烈歡呼聲中,第五軍二〇〇師的將士們,身穿單衣,腳踏草鞋,登上戰車,向西進發,煙塵相接,浩浩蕩蕩地踏上了緬甸的土地。

蔣介石不是準備了三個軍嗎,為什麽只有一個二〇〇師?那是因為蔣介石先走了一步棋。之前,雖然英國人不讓中國軍隊進入緬甸,但蔣介石還是有所準備,他讓戰鬥力強悍的二〇〇師提前屯兵雲南邊境,以備隨時入緬。

其余的部隊在二〇〇師進入緬甸後,也陸續上路。情況大概如此——國軍第五軍余部為前鋒,新六軍居中,六十六軍殿後。

如果早些入緬,遠征軍是可以從容布設防守陣地的。但因為英國人的狂妄自大,遠征軍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時機,所以現在只能在哪兒碰到在哪兒打了。更要命的是,第五軍的三個師也是挺進速度不一,根本無法配合作戰。戴安瀾的二〇〇師已經開到仰光附近的同古,廖耀湘(接替調職升官的邱清泉)的新二十二師還遠在臘戌,九十六師竟然還在雲南保山。這麽說可能有人不太明白,用中國的地名替代一下就清楚了:二〇〇師已經到了廣州附近,新二十二師還遠在長沙,九十六師則被甩在武漢。

說到這裏,有必要解釋一下幾個即將反復出現的地名的相對位置,從北向南,從東向西,大致如此:

東邊:中緬邊境,如雲南的福貢、騰沖,以及緬甸的景棟。

中間(北邊):緬甸國土,野人山—密支那—臘戌—曼德勒—仁安羌—同古(又稱東籲或冬瓜)—仰光。

西邊:印緬邊境,如印度的英帕爾。

二〇〇師是奔著保衛仰光去的,因此日夜兼程,千裏急行軍。當部隊終於趕到了同古時,映入遠征軍眼簾的那片屬於仰光上方的天空,已映成了令人恐懼的紅色!

仰光已在熊熊大火中陷落。

火是英國人自己放的。一是為了不給日本人留下物資,二是利用大火阻敵便於自己逃命。英國人全部撤離仰光,一路向西北逃竄,目的地是印度。

英軍屁股後面,是陸空一體、四面開花的日軍追兵——甩開兩條腿一路狂追的、開著戰車狂飆的、借助戰機天上飛著扔炸彈的。總之,除了水裏遊的,能想到的追擊方式統統都有。也就是說,英國人正和日本人比賽馬拉松。英國人是屬兔子的,除了跑什麽都不會,但日本人可不是烏龜,是鬣狗。

戴安瀾的二〇〇師剛好在同古碰到鬣狗追兔子,兔子向國軍求救。蔣介石看在英國人是友軍的份上,尤其是看在英國人承諾援助國軍物資的份上,下令戴安瀾向英軍伸出援助之手。

追擊的鬣狗是日軍五十五師團,人數兩倍於中國最精銳的部隊二〇〇師,重武器也全面領先。

好在二〇〇師的戰鬥力和意志力極其強悍,依托自己搶修的防禦工事,頑強地擋住了日軍頭幾天的反復進攻。但孤軍作戰,後援困難,補給跟不上,戴安瀾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守住同古。

他問手下一個叫黃景升的團長:你有戰勝日寇的把握嗎?

黃景升答曰: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

戴安瀾深受感觸。深夜,在檢查完陣地之後,戴安瀾在孤燈之下揮筆給夫人寫下遺囑,他要交代一下身後事。

親愛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東瓜,因上面大計未定,其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戴安瀾叔祖父)仙逝,未及送葬。你們母子今後生活,當更痛苦。但東、靖、籬、澄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幾年,即可有福,自有出頭之日矣。望勿以我為念,我要部署殺敵,時間太忙,望你自重,並愛護諸兒,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聞。

戰況在之後的幾天裏變得越來越壞。二〇〇師陷入了三面被圍的危險處境。

孤城落日,孤軍奮戰的二〇〇師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關頭。戴安瀾決定收縮兵力,依托工事和有利的地勢,全力固守同古城。在調整兵力部署的時候,戴安瀾環顧四周,用沉重沙啞的聲音大聲對著到場的指戰員宣布: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須堅守到底。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戰死,以某團長代之!孤軍,也要奮戰到底!

戰場之上,求生者死,求死者生。

將為兵之膽。將士們從戴安瀾的聲音中感覺到了戰死沙場的決心和力量。

主將拼命,三軍用命。日軍非但不能突破中國軍隊的陣地,還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