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南唐國主(第2/2頁)

趙德昭心中一凜,點頭說道:“陳伯所言極是,是本王被名聲所累。等下一個州縣碼頭靠岸之後,本王便讓前期派出去的所有禦史將調查結果送過來,從他們口中找個懈怠公務,進度緩慢的州縣,前往此地進行徹查。”

葉塵眼見時機已到,開口說道:“殿下!此次給京師籌集糧食的關鍵除了地方州縣能夠籌集到足夠多的糧食之外,便是運輸的問題,而能否按時將六百萬石糧食運到京師,最關鍵的則是水閘的修建。所以下官建議我們兵分兩路,由下官和羅大人帶人去督查水閘的修建。而殿下帶人去行那殺一儆百之事。”

羅公明看著葉塵微微一笑,心想這小子將我要說的話提前說了出來,趕緊補充道:“殿下,下官覺得祥符伯所言有理,水閘一事的確事關重大。”

趙德昭深以為是,且感覺葉塵和羅公明也的確是一心辦事的人,便沒有怎麽猶豫地說道:“祥符伯和羅大人所言有理,等下一個碼頭,我們便兵分兩路。就由兩位副使去督查水閘的修建。”

……

……

商討結束,眾人散去之後,葉塵跟著羅公明站在船頭,一邊觀賞河邊景色,一邊說著事。

“羅伯伯!您也是知道的,一直有歹人欲對晚輩不利,所以晚輩為了自己安全著相,也為了不牽連到羅伯伯,晚輩不能和羅伯伯同行,所有欽差儀仗也不能帶著。因為晚輩只有隱匿身份行走江淮,隱於茫茫人海之中,才是最為安全的。”葉塵由衷地說道。

羅公明神色中滿是擔憂,說道:“此次江淮之行你就不應該來。如今已經被陛下委任欽差副使,自然不能再回開封,否則就是欺君了。嗯……你小子所說也有道理,坐著欽差官船,又有欽差儀仗跟著,明擺著是給那些歹人當靶子。所以,督查水閘之事,你就不用管了,此事由老夫和賈憲去做就行了。你只要保護好自己就行了。”

葉塵欣然稱是。

房間中,趙德昭和陳東陽對視而坐。

“殿下!治國、治世雖然要有仁心,但絕對不可心慈手軟。殿下也是經歷世間惡事太少,此次殿下南下籌糧,卻正是一次成長進步的大好時機。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殿下這一路上,要從山水之間和人情世故之中學到一些書本和皇宮中沒有的東西,那羅公明擁有治事之才,號稱我大宋財神爺,那葉塵乃是高人弟子,殿下與他們多多交流,必有裨益。至於宰相大人派來的兩位先生和南衙兩位推官,這四人……所言所行,殿下當要多長一個心眼才是。”

……

……

南唐,皇宮之中,規模最宏大不是用來上朝的理事殿,裝潢最奢華也不是小周後行宮。同時占了這兩樣的卻是一座佛殿,被南唐百姓稱為皇家寺廟的一座佛殿。

唐帝李煜天生異相,前額寬闊,兩頰豐滿,口生駢齒,一目重瞳。因為在歷史上,虞舜、楚霸王項羽都是重瞳,所以李煜被認為是天生一副帝王之相。而實事上,李煜最終還是順利的成為了南唐皇帝。可惜擁有帝王之相,並不代表就有帝王之才。

李煜可謂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甚至在這幾個方面無不是名副其實的大家。可是,在治國理政方面,他不但很平庸,最主要的是他對此沒有絲毫興趣。成為皇帝以來,他從未將精力放在研討如何富國強兵、抵禦強敵之上,而是不顧朝廷忠良之臣勸告,甚至以死明志的勸諫,整日沉溺於大小周後兒女情長和詩詞歌賦的風流帝王生活之中,使得朝政荒蕪,百姓生活一日不如一日,國力一日不如一日。特別是南唐朝廷百姓中的有志之士、有才之士也已經對他徹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