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建國之基

京兆府通往慶州的官路上。葉塵帶著一萬多人不緊不慢的向前走著。一路上的糧草和吃穿用度,由華夏衛府內務司三大副使之一,負責西北這邊生意往來,有著財神之稱的馮剛負責。這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

隊伍的最中間有一輛武器司特制的四輪大馬車,由四匹高大的大宛馬拉著。裏面最多可以坐下十人。

但此時這輛馬車中只座著三個人。

葉塵坐於主座,左邊坐著在戰場上有楊無敵之稱的楊繼業,右邊坐著在南唐當了二十多年宰相的韓熙載。

……

……

楊繼業此人就不用多說了,三年前在晉陽一戰被葉塵一箭射落自盡之刀救下他之前,便是北漢國軍中第一人。練兵、統兵、打仗等等各方面的能力都經過了十數年與契丹、大宋等國血戰的驗證,是一名不弱於曹彬的將帥之才。

再加上葉塵從後世所知楊繼業和楊家在原本歷史中的經歷。都足以讓葉塵對其重用,將其看成自己立國之後軍中第一人。之前投降大宋,楊繼業一直深居淺出,趙匡胤數次相邀,都不願意出山。此次葉塵相請,卻不得不答應。這一方面是因為葉塵對其有救命之恩;另一方面楊繼業很清楚他若是不跟著葉塵離開大宋,楊家上下必然會被當今大宋皇帝陛下滅門。

而韓熙載此人能夠在南唐當二十多年宰相,而屹立不倒,且在李煜不理朝政的情況下,以一己之力穩住南唐朝局,且與彌勒教明爭暗鬥不落下風。這個過程本身便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當然,南唐腐敗不堪,與他肯定也有一定的關系,但根子上卻在國主李煜身上。當然,韓熙載自身也有著貪權、貪財的毛病。不過,對於這一點來自後世的葉塵卻有著與眾不同的認識和對待態度。

在葉塵看來,只要是正常人,都有貪權、貪財的毛病,只不過是輕重與否,或者自控能力的強弱罷了。這也是歷朝歷代,或者古今中外貪汙腐敗屢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而一點都不貪權、不貪財的人要不是傻子,要不就是聖人。而這兩種人都是世間稀罕物種。不能以常理論之。

所以,關鍵就在於如何去遏制官員心中的貪念。自古以來的君王,乃至後世各國政府都為此想了很多的辦法。比如早在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設立了禦史,專門作為監察性質的官職,負責監察朝廷、諸侯官吏,一直延續到清朝。還有宋太祖趙匡胤高薪養廉。明太祖的嚴酷刑罰且設立錦衣衛和廠衛,這些最開始都是為了遏制官員的貪汙腐敗。一直到後世政府提倡以法治國,紀委、檢察院等各種法制機構的存在,也是同樣的目的。

說實話,這些辦法或者策略從根子上都是好辦法、好策略,甚至都是一個王朝或者政府存在所不能缺少的,你比如說一心提倡所謂奉獻之類的大話,沒有高薪養廉,發的工資明顯低於社會平均收入,貪汙能不嚴重?要知道每個人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生活……而不是每個吃公家飯的人道德素質或者自控能力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但即使將該想到,或者所有需要的策略辦法都用到,依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所有的辦法都是人在執行,執行這些辦法的人若是出了問題,這些辦法在執行過程中自然已經變了形、走了樣。

所以,後世各國政府一直追求法律的健全,監督、檢舉等機構的完善,這些自然不會有錯,並且肯定會有效果。但依然不能徹底根除官員的貪汙腐敗。

葉塵擁有這樣的認識,並不是說他就有辦法解決這個萬古難題。而是他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又總結出了另外一個認識——歷來王朝或者後世政府貪汙腐敗嚴重程度直接與這個國家君王或者領袖是否英明有著直接的關系。唐宗宋祖為什麽被人傳頌千年,便是因為他們英明,是公認的千古明君,他們為了百姓過上好日子,防止官員貪汙腐敗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在唐宗宋祖的時候,貪汙腐敗便相對要少得很多很多,百姓的日子自然就過得好。

總之,葉塵不怕以韓熙載為首的南唐這些官員的貪汙腐敗,因為他有信心只要自己建國,便會建立極為完善的監督、執法等反腐機構,且自己也會盡最大的可能當一個明君。有信心將這些人所擁有的治國或者治理地方的能力、經驗全部壓榨而出,且這些人都會是自願,甚至很開心,很熱衷。

說白了,每個人都有畏懼心和功利心,葉塵便要以獎懲去牽引這些人的動力。

“王爺和朝廷要了夏州、銀州、蘭州三地,這三地對大宋西北來說連成一線,對王爺封地來說互成犄角。可謂是用心極深啊!”楊繼業喝了一口茶,想著眼前這位和自己兒子年齡一般大的青年所擁有的能力、實力、智慧,以及身份地位,不由感慨這樣的猶如天授一般的人物,即使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都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