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麟州楊家

這名男子是蕭秀明得力助手,是宮衛軍中的一名小統領,名叫穆鐵。

穆鐵聽蕭秀明這樣說,這才長長松了口氣,當即跪下,感激涕零地說道:“多謝大人,卑職能有今天全拜大人所賜,大人若想讓卑職去死,卑職決不猶豫,只是卑職如今只剩下春香這麽一個親人,所以剛才追問大人,還請大人責罰。”

蕭秀明將穆鐵扶起,說道:“放心吧!跟著我混,不但不會吃虧,終有一日,我會幫助你們穆家重歸貴族行列。”

穆鐵聽了,頓時激動的不行,又跪了下去。

說起契丹穆姓,便要簡單解釋一下契丹的姓氏來源。

《契丹國志》記載:“契丹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即使在北魏、隋唐時期,契丹族已經逐步發展壯大,但仍然和很多馬上民族一樣,沒有出現姓氏。那時,人們區分不同的地區是依靠部落的名字,如:悉萬丹部、何大何部、具伏佛部、郁羽陵部、日連部等等。即使是契丹的統治者,也沒有自己的姓氏,比如耶律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叔父述瀾,德祖國撒刺的都只有名字。

契丹歸附於唐朝後,唐太宗在那裏設置松漠都督府,封窟哥為都督,賜契丹姓“李”、“孫”兩姓。李姓的契丹首領有李盡忠、李失活、李過折,孫姓的契丹部落首領有孫散曹、孫萬榮等。這時,契丹族雖然有了姓氏,但只有李、孫兩姓,且只有少數上層貴族有姓,一般平民是沒有姓氏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後,契丹皇族、後族均以耶律、蕭為姓。“耶律”在漢族中就是“劉”,以“耶律”和“蕭”作為姓氏是因為契丹人尤其是契丹貴族崇拜中原的漢高祖劉邦和賢相蕭何。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中層人士以及平民百姓也開始使用“耶律”和“蕭”作為姓氏。契丹族的兩姓制的落後狀況一直持續到遼國滅亡。此外,契丹歷朝歷代皇帝還會以賜姓的形式讓一些家族成為真正的貴族,比如穆、罕、羅、易、蓋等姓。

所以,穆鐵所在穆姓在契丹也曾經是貴族,但是到了這個時候早已破敗,穆鐵甚至在被蕭秀明收成心腹之前,只是宮衛軍中的一名較為勇敢、頭腦靈活的戰士而已。如今能夠成為統領五百人的小統領,也是拜蕭秀明所賜。

……

……

府州折家實際上與黨項八氏中李氏同出一源,都是鮮卑黨項族皇室後裔,而麟州楊家才是真正的漢人,當然麟州楊家能夠在西北這種虎狼之地崛起,自然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麟州原本是折家管轄的地盤,幾十年前,正值五代十國,天下大亂之時,折家也為強敵攻擊,為了護住折家發跡的大本營府州,折家被迫收縮兵力,將大軍從麟州撤了出來,麟州一時形成權力真空。

當地大豪楊信早就組建了私家軍,最初只是為了在亂世中自保。當時麟州群龍無首,他便占據府城,自封刺吏,統治了麟州全境。待到折家解決了強敵騰出手來,楊家已經在麟州站穩了腳根。

出於種種考慮,折家沒有用武力奪回麟州,而是選擇了與楊家結盟,但是彼此之間的關系畢竟不能如同一家,而且他們在結盟的同時,在彼此邊境原本也都屯結重兵以做防範的,對往來兩州的行商客旅更是限制極嚴,這種狀況直到兩家數十年下來,彼此不斷通過聯姻拉近關系,才慢慢緩和下來。

麟州城,自楊家占據此城,成為一方諸侯之後,此城又被稱為楊家城。沿窟野河谷溯流而上逾四十裏,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之上,就是麟州楊家的大本營楊家城了。

寒風蕭蕭,大雪飄飄,四野一片蒼茫,天地寂寂,鮮見人煙的荒野之中便連鳥雀也難得一見,這時卻偏有一行挎弓荷箭、肋下佩刀的皮袍大漢頂風冒雪,沿著幹涸的窟野河谷一路疾馳而來,馬蹄得得,迅速被風雪卷走,遠遠的只能看見一行黑影逾行逾近。

這樣嚴寒的天氣,百姓們大多都貓在家裏,坐在熱炕頭上過活,路上行蹤罕見,鳥雀飛絕,但是卻也並非沒有任何人注意到他們的行蹤,這一行騎士進入楊家城縱橫五十裏內時,就已進入了楊家耳目的視線,消息迅速向楊家城送去,但是卻沒有人出來阻攔他們,區區百十來人,就算是強弓大馬,人人善戰,也不可能對麟州城產生什麽威脅,所以他們得以順利抵達麟州城下。

麟州是一座漢攬胡、胡攬漢,諸族雜居之地,不過這裏以農耕為主,城池建築也是農耕民族的風格,到了麟州城左近時,河套向兩側山巒圍繞的平原中延伸開來,阡陌縱橫,盡皆覆蓋在沃雪之下,站在山下往上看,只見山頭一座雄城,秦漢隋唐時代陸續修築的長城與城頭四望的烽火台連成一體,綿延而去,探向四面方,看來甚是壯觀。